日暮之后。&lt;/p&gt;</p>
小院内灯盏依旧明亮。&lt;/p&gt;</p>
秦始皇饮了一杯温酒,阅完了最后一页奏。&lt;/p&gt;</p>
这是南方来的,赵佗在冬日对五岭之地来了一次探查。&lt;/p&gt;</p>
摸清了南越人的一些聚居之地。&lt;/p&gt;</p>
秦士自成立之后,引起了很多将领的关注。&lt;/p&gt;</p>
特殊的训练项目就是让很少的人,成为一支军队。&lt;/p&gt;</p>
最先付出行动的是屠睢,他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时也是为之后的秦士北上提供人才。&lt;/p&gt;</p>
当然这批人在之前的针对月氏的行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lt;/p&gt;</p>
最后被镇守西北的冯毋择给扣下了。&lt;/p&gt;</p>
这是秦始皇默许的,为此屠睢没少跟秦始皇念叨。&lt;/p&gt;</p>
到最后,秦始皇几张图纸拍他脸上才变成了歌功颂德。&lt;/p&gt;</p>
琅琊的任嚣组建了航海士、五岭前线的赵佗成立水蛭。&lt;/p&gt;</p>
两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所针对的目标也很清晰。&lt;/p&gt;</p>
水蛭只是一个名字,看样子赵佗是想让自己手下的这批士卒成为真正的水蛭,在南方那湿热的雨林里,悄无声息吸血。&lt;/p&gt;</p>
“陛下,有密信。”&lt;/p&gt;</p>
蒙毅从门外而来,脸上有些凝重。&lt;/p&gt;</p>
秦始皇抬起头,接过一个黄豆大小的金属小球。&lt;/p&gt;</p>
这是手下暗中力量的传讯手段。&lt;/p&gt;</p>
秦始皇用手揉搓,小球打开,里面是一卷纸条。&lt;/p&gt;</p>
看完后他皱起了眉头,然后将信递给了蒙毅。&lt;/p&gt;</p>
“刘季?”&lt;/p&gt;</p>
这是秦始皇命人监视的人之一,最近很少有密信传来,没想到此刻竟然在此地遇到。&lt;/p&gt;</p>
见还是不见。&lt;/p&gt;</p>
秦始皇搓了搓脸。&lt;/p&gt;</p>
不见了吧,免得再改变什么事情。&lt;/p&gt;</p>
看了看窗外的夜幕,他心中有了决断。&lt;/p&gt;</p>
……&lt;/p&gt;</p>
两日后,庞大的队伍再次东行。&lt;/p&gt;</p>
离开函谷关后,道路便变得平顺了许多。&lt;/p&gt;</p>
“李由这些年做的不错。”&lt;/p&gt;</p>
秦始皇笑着对坐在车中的李斯道。&lt;/p&gt;</p>
“全赖陛下倚重,这小子这些年总算出了些政绩。”&lt;/p&gt;</p>
之前百人丘的刺杀,正是在三川郡内。&lt;/p&gt;</p>
李由因此担了罪责,秦始皇并没有免去其职位,而是令其重新治理郡内治安。&lt;/p&gt;</p>
经过几年时间,算是有了些成效。&lt;/p&gt;</p>
李斯神态恭敬。&lt;/p&gt;</p>
每次出行,他总是在列。&lt;/p&gt;</p>
除了秦始皇需要他篆些颂文外,也算是一种重视的体现。&lt;/p&gt;</p>
此次东行的大臣很少,三公之中,御史大夫冯劫、左丞相冯去疾随行。&lt;/p&gt;</p>
九卿之中,掌管宗庙祭祀的常奉、廷尉李斯、治粟内史农乙以及负责外交事宜的典客。&lt;/p&gt;</p>
其余的大小官吏,来的也不多,左右不过三十多人。&lt;/p&gt;</p>
其余的都有自己需要忙碌的事情。&lt;/p&gt;</p>
函谷关东出,便是三川郡,德水从郡中横流而过,成为东西沟通的要道。&lt;/p&gt;</p>
又以境内有河、洛、伊三川而得名&lt;/p&gt;</p>
三川郡是秦在东方的中枢和门户,是最重要的一个郡邑。&lt;/p&gt;</p>
特别是在秦始皇下令彻查授田制度施行的重要关口,此地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六国故地推行授田制度的情况。&lt;/p&gt;</p>
“朕有意让他回归国都,你意见如何?”&lt;/p&gt;</p>
李斯有些愕然,这是他没有想到的。&lt;/p&gt;</p>
三川郡守是件苦差事,若真能回归国都为吏,或许是对李由最好的选择。&lt;/p&gt;</p>
“臣自然想儿子能常伴左右,只是这小子从小便又自己的主张,臣也做不了主。&lt;/p&gt;</p>
不过陛下既然想重用此子,也由不得他不从。”&lt;/p&gt; 李斯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外面,也确实希望有一个儿子能够常伴身边。&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