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从笑着喝了一杯浓茶。</p>
“过几日我便要去东北走一趟,去看看那里的风光。”</p>
开年以来,子婴渐渐体会到了开商业以来的事务繁重。</p>
好在有了殷从的帮忙,一些他未曾了解的商贾之秘被他了解。</p>
如何从商贾收税是个最主要的原因。</p>
商贾自出现以来,就游离在权利边缘,但国家却无从下手。</p>
来自后世的制度给了他们很多的参考,那是个更加严密的体系。</p>
通宵的事情并不是时常发生。</p>
这次殷从将随王贲去往东北,主持那里百族之地的商贸集市建设。</p>
两人今天整夜都在查缺补漏,为了这次实验能够成功费了不少心力。</p>
正谈笑间,忽闻一阵匆忙的脚步从堂外传来。</p>
却见是一位侍者跑了进来,脸上隐有焦急神色。</p>
“何事如此惊慌!”</p>
子婴呵斥了一句,便见那侍者脸上隐忧悲戚神色。</p>
“公子,前丞相薨了!”</p>
“前丞相……隗状公!”</p>
子婴有些惊慌,夺过侍者手中的竹筒。</p>
从里面倒出了两节竹简。</p>
看了一遍,他已哽咽难言。</p>
殷从接过,看到上面内容,也有些动容。</p>
如同一个长者嘱托后事一般,隗状将自己对大秦商贸的理解与向往写了出来。</p>
其中不乏可以拿来用的内容。</p>
殷从来国都时,隗状已经回归了故里,因此并未见过这位老者。</p>
但其所行所为,殷从却知之甚多。</p>
大秦诸多事务,其人出力甚多。</p>
他本想在去往东北之时绕道去看望这位一番。</p>
不曾想,行未至,斯人已逝。</p>
他心中突然有了些怅然若失之感。</p>
……</p>
万胜大道上有了很多马车。</p>
皆都是朝中之人的车驾。</p>
隐有民众听闻了发生的事情,都站在街边观看。</p>
去年三成田赋减免的缘由,也被人再次谈及。</p>
有位已经离开了庙堂的老人,以身作则而为,继而影响了天下万民。</p>
萧何枯坐在车中,脸上神情凝重。</p>
手中两片木牍被他捧在手中。</p>
今日是他的休沐之日,本想去趟南山,却有信使送来隗状的丧报。</p>
他与这位前丞相相处过一些时日,时间不长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p>
那是个和蔼的老者。</p>
一些政事上的事情皆为其所教授。</p>
萧何已经年近不惑,自觉此生不会再遇良师。</p>
但隗状那种直抵人心的言传实在让他很是敬佩。</p>
那句临行的赠言依旧萦绕在他耳边。</p>
“壮公,你言大秦日后如何皆是我等一念。可是何日思夜想,终究无法悟出其中道理。”</p>
萧何喃喃出声,如同那位老者此刻就坐在车厢之内一般。</p>
莫得一阵清风不知从何而来,卷起了车窗的帘子。</p>
萧何看到玻璃车窗上留下的雨滴。</p>
隐约间,他看到了街边站立的咸阳黔首。</p>
那些人或举伞,或着蓑衣,或躲在屋檐之下。</p>
就那么静静而立。</p>
他渐渐瞪大了眼睛。</p>
那日临别的景象骤然清晰起来。</p>
“何,此一别,或许便是永别。老夫送你一言如何?”</p>
“大秦日后如何,皆是尔等所为,每一件事的改变,其实皆都是一念之间。”</p>
萧何眼前忽然模糊了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