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秦始皇拿着章邯送来的三块牌子仔细看着。 铁、青铜、竹板。</p>
三个卡片上端有一个小孔,用红绳穿过。</p>
正面有文字记述,文字皆都是阴文反刻。</p>
背面则是幅人物半身像,也同样阴文是反刻。</p>
三个小牌子旁边,有印上图案的纸张,清晰明了。</p>
“陛下,此身份贴三版,各有优劣,不知可按照户籍区别制作。”</p>
秦始皇则摇了摇头,“选出一版合适的即可。此物用了登记,可还便捷。”</p>
章邯点头,“十分便捷,只需涂抹按压,便可快速影印。尤其是编号制定,可防止他人伪造。”</p>
“制造时间长短如何?”</p>
“两版铁与青铜需浇筑,颇费时间,竹板相对而言更加省时,文字一面可以用铁片加热烧蚀制作。”</p>
秦始皇点了点头,“这竹板倒是轻巧,各地也能轻易获取,便用这版了。”</p>
“奴籍,贵族皆用竹板?”</p>
“怎么,不可?”</p>
秦始皇淡淡看了章邯一眼。</p>
章邯赶忙躬身,“臣多言了。”</p>
“明日朝会,便公布此事,你先去准备吧。”</p>
章邯告退之后。</p>
秦始皇拿起了那竹牌看着上面的红绳,点了点头。</p>
收起了自己的竹牌,然后令人将其余的物品封存。</p>
次日朝会,群臣便看到秦始皇腰间多了个手掌大小的竹牌,上面隐有纹路。</p>
秦始皇从腰间解下牌子,扬了扬手,“今日议事,便是此物。朕将其称为身份帖,也可以说是二代照身帖,诸位看看如何?”</p>
说着让群臣观看。</p>
王绾拿起仔细打量,“陛下,这件照身帖雕琢的精巧,比照身帖要清晰许多,不过为何是反刻?”</p>
“为了方便出入登记,此物可做印章使用,刷上油墨,一按即可。”</p>
王绾将手中物品传递下去,对于秦始皇所说的照身帖升级款,表示支持。</p>
照身帖为商鞅发明,所有都知道,这东西的作用。</p>
因为发明者就是间接死在这东西上的。</p>
秦始皇给他们看的这件身份帖更加精致,上面的文字和画像无比的清晰。</p>
这东西若能同户籍联系到一起,对于秦朝统治来说,是件大好事。</p>
“此物造价几何?费时多久?”</p>
李斯看过之后问出了关键的问题。</p>
回答者是章邯,“前面文字编制倒是省时,背后图画却需画师细刻,费时三日可得此物。”</p>
李斯在心中盘算一阵,“若于户籍联系,此物发行天下,可要花费多年时间。”</p>
秦始皇摆手道:“暂且不会发行天下,先由咸阳开始,之后推及内史诸县,先行验看此物作用如何。”</p>
秦始皇不是不想在六国之地推行这件东西,而是时机未到。</p>
他要等到大儿子的试卷交上来之后,再去推行此物。</p>
如今秦国故地才是他要关注的重点。</p>
将老家守好,所有的政策先在老秦之地和新开辟的东北新郡试行,一些错漏便可及时补足。</p>
倒是关于材质,有些人有不同的看法。</p>
认为自己身份高贵,佩戴个木牌子,显得有些不伦不类。</p>
秦始皇没有惯着,“你们若嫌弃这竹牌,可以捐纳家产,让大秦所有民众都能佩上黄金玉石的身份帖!”</p>
这下没人反对了,这东西虽然小,但是抵不过数量多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