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笑道:“你们涉世未深,不知道李密也属正常。不过在朝野上下,此人可是个风云人物。他是辽东人氏,有着极为显赫的家世,三代都是朝廷柱石般的人物。其曾祖父叫做李弼,是西魏朝的司徒,到了北周朝,又当了太师和魏国公。其祖父叫李曜,是北周朝的太保和邢国公。其爹叫李宽,是隋朝的上柱国,封蒲山郡公。而李密家学渊源,从小就爱读书,经常骑着一头黄牛,把《汉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行走一边读书……”</p>
贺若抱一笑道:“这么用功?装逼遭雷劈,李密没有被雷电劈过吧?”</p>
诸葛兰晴噗嗤一笑,魏徵也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会才继续说:“不管李密是不是在装,但自从这件事之后,隋朝的许多大人物都对他刮目相看了。越王杨素只见了他一面,就发出感叹说,李密的学识气度远在自己儿子杨玄感之上,并且让杨玄感主动和他交往。李密还曾经在宫里当侍卫,他的样貌和眼神,都与常人迥然不同,连隋炀帝杨广见了都觉得心惊,表面上赞他是奇人异士,其实私下里却对心腹说‘这黑皮小子眼神贼溜,他来守门,朕哪里睡得着觉?’杨广对李密不放心,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将他逐了出宫。”</p>
诸葛兰晴听得有趣,笑道:“连皇帝都怕他三分,听起来好厉害!”</p>
贺若抱一的兴致也被调动起来了,问道:“这种有背景又有实力的人物,为何不留在京城好好当官,反而要到瓦岗寨落草呢?”</p>
“这话题说来就长了。”魏徵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大业九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派李密的好友杨玄感到黎阳负责军需物资的运输。这时天下已经烽烟四起,杨玄感觉得隋朝气数已尽,于是野心膨胀,借着控制隋朝粮草辎重的优势,秘密筹划起兵反隋。李密知道后,马上向杨玄感献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远袭涿郡,扼守临榆关咽喉要道,堵住隋军主力的归路,使他们无法回来,只能溃散在关外;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腹地,和隋朝分庭抗礼;下策是就近攻打首都洛阳。”</p>
贺若抱一听得心驰神往,忍不住点头道:“李密果然深谋远虑,他分析天下局势,称得上是洞若观火啊!”</p>
魏徵道:“谁说不是呢?但人算不如天算,可惜……”</p>
诸葛兰晴听得入迷,迫不及待地问道:“可惜什么,魏大哥你快讲呀,急死人了!”</p>
魏徵笑道:“晴儿还是一如既往的性急呢,莫催莫催,你且听愚兄为你一一道来。”</p>
又端起茶,不紧不慢地喝了几口,继续道:“可惜杨玄感是个不辨珠玉的庸才,他竟然这样说——‘你说的下策,才是真正的上策。与其劳师动众前去远程奔袭涿郡,不如先行夺取唾手可得的洛阳。现在朝臣们的家属,都在洛阳,攻占了洛阳,就等于掐住了朝臣们的咽喉,如此好事为何不去把握,而非要反过来舍近求远呢?再说了,经过城池而不攻打,岂不显得我们怯战,有损我军威名吗?’杨玄感最终没有听从李密的劝告,执意先攻打洛阳。”</p>
贺若抱一一拍桌子,道:“李密目光如炬,杨玄感目光如豆,短视得令人发指啊!连我都能看得明白的事,他咋这么笨呢?”</p>
魏徵笑道:“小兄弟妙语如珠,所言甚是。也许,这就叫做当局者迷吧。”</p>
诸葛兰晴问:“那杨玄感攻下洛阳了吗?” 魏徵摇了摇头:“开始的时候还打了一些胜仗,但洛阳守军甚是顽强,起义军发起了好多次进攻,都未能攻克下来,战事进入了胶着状态。然后,有些钻营之徒就迫不及待站了出来,给杨玄感出了一个馊主意。”</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