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回至六月初九。 一道微风拂过青翠的竹林,传来簌簌之声。 这片竹林处在一处民风淳朴、鸡犬相闻的小镇内,外面的人几乎不会来此。此地如避世而居的桃花源,却比桃花源的消息更通达一些。 竹叶的簌簌声时不时被清脆的朗读声覆盖。 顺着声音往前,竹林深处,有一处书屋,书屋里坐着一排排学子,嘴里念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贤愚先生!” 一名十岁上下的男孩在竹林中狂奔,他中气十足的呼喊让朗朗读书声戛然而止。 身穿藏蓝长袍的先生闻声,放下了书,负手走至门廊。 男孩冲了过来,差点儿撞进贤愚先生怀里,还是先生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他,才避免一场灾难。 “怎么了?这么急?” 贤愚先生微微一笑。 “先生,出大事了!” 男孩咽了咽口水,“今日二公主登基,我去镇上看热闹,原来,昨日,北边真的出事了!三公主竟然在联城,竟然亮出了圣旨,原来她才是先皇属意的欸!都在议论呢!” 贤愚先生拍了拍他的肩膀,抬头望着天空,正有鸟儿一飞冲天。 “先生,您觉得谁会赢?” 男孩平复了情绪,好奇地问。 贤愚先生低下头看着他,“未来的事,谁知道呢?” 男孩并不接受这个结果,“先生在骗人,您前几日还观星说这两日北边会出事的,您看这不是应验了嘛?” 男孩鼓着脸撒娇,“先生您透露一些呗。” 贤愚先生佯怒,“你迟到了还没罚你,还在这儿聊天呢?书背了吗?” 男孩吐了下舌头,垂头丧气地走进了书屋,“我读书去了。” 见状,贤愚先生笑着摇了摇头。 这日傍晚,一只信鸽从贤愚先生的书屋中展翅飞出。 …… 联城。 无垢将圣旨宣告天下的一月后,众人终于知道那处空宅子是做什么用的了。 无垢将医药、粮草,全都存放在宅子里,被人小心看管,减轻了敌人火烧粮草的风险。 同时,宅子里还住着举家投靠无垢的男子们的亲眷。这些亲眷并非白住吃喝,而是以工代饷。 无垢召来了联城有水平的大夫和走江湖的郎中,教导亲眷们基础药理知识,并赶制外伤的草药。 这些亲眷,以女子居多,也就引来一些非议。 “女子怎能做事?” 议事帐篷中,一男子不悦道。 无垢知道这一举动定会招惹是非,有些好笑地看着提出质疑的人,“怎么,我不是女子?” 那男人拍了拍脑袋,懊悔万分,急忙解释:“属下的意思是……殿下到底是皇室,读书万卷……” 无垢因尚未一统大祁,拒绝了他们的“陛下”之称,而是沿用了“殿下”。 她也没有在这些人面前再用“本宫”之类的自称,因为她对每一个新加入自己阵营的人都说: “从今以后,我们是战友。” 有人曾提出意见,认为“殿下”一词,在京城有主的情况下,稍显不吉利与气虚。 无垢只是从容道:“如何称呼并不能决定地位输赢,我不喜欢空想,太虚无。待攻进京城,夺回皇位的那日,我才真正担得上五湖四海之主,担得起‘陛下’二字。” 她似乎已经学会了从容。 或者说,几年前就学会了,如今,是用上了。 面对眼前人对她用女人一事的质疑,无垢微笑着道:“不会总可以学嘛。女子不见得比你们这些冲锋陷阵的大男人们差,而且,多些人,多些帮手。” 她的决策其实也被很多人所喜,毕竟许多人都已成家,妻子在后方支持,他们冲锋陷阵时,也更安心一些,更卖力一些。妻子们因是想着能帮上前线的丈夫,做起事来,也更有干劲。 “不仅如此,日后,还会安排她们学些武艺防身。很多时候,靠的其实是自救。” 无垢这个安排在情在理,考虑周到,除了一些过于迂腐之人一时想不开,其他人倒是都欣然接受。 事情解决,眨眼间,帐篷内只剩下几位心腹,其中一位便是卓良。 无垢向卓良询问近况,“最近训练得如何?” 卓良负责训练新兵的将军,他据实以告,“有进步,但不足以上战场杀敌,明日,会安排他们上山演练。” 无垢心知此事不能着急,也不能太强逼,便道:“劳烦卓统领了。” 军事训练这一块,实在是她的薄弱之处。 卓良领命告退,帐篷里只剩下了几个文职。 无垢正在忖度着要如何开口。 她想要建立一支商队,赚取钱财,但不知应该往哪个方向比较好,也担心贸然问出口,会暴露财政方面的弊端,动摇军心。 为了这事,她几日没有睡好。 从肖家那缴获的银两颇多,但到底是固定的数字,她不停在开支,这笔钱财,迟早花光,所以,她必须早做打算。 可她实在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只能集思广益。 刚要开口,帐篷外便有人通禀,“殿下,有人自称‘贤愚先生’,说是您的旧识,特来求见。” 帐篷中一人初听,大笑,“咸鱼先生?这是什么名字?” 其中一位纶巾折扇男子却无奈地摇着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此'贤愚'非彼'咸鱼'。这个贤愚应该是指‘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此话一出,无垢登时站了起来,双眼发亮,就要往帐篷外冲,但又觉得如此毛躁,有失身份,便硬生生止住了步子,坐回椅子上,正襟危坐。 “请。” 帐篷中的几位对无垢这番起立又坐下的行为有些摸不着头脑。 无垢此刻的心情用“激动”二字都不足以形容,哪有时间理会他们的好奇? 无垢就如操纵帆船方向的舵手,在风暴与骇浪之中,担心受怕,无能为力,忽然,遇风雨骤停,阳光破云,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惊喜与庆幸。 如果无垢猜的不错,这位化名为“贤愚先生”之人,就是闻松!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这一句,正好出自白乐天的《涧底松》! 除了“松”字,这首诗的内容映照了大祁的境况和闻松的亲历与抱负—— 世家独霸朝廷,寒门无引荐,人才不得出。 她熟识的,能想到以“贤愚”为名的,闻松之外,不会再有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