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听到朱林的建议之后,并没有马上表态,脸色虽然舒缓了一些,但是依旧阴沉。 朱林意识到他给的折中建议,或许没有达到朱元璋的预期,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下官觉得汉王殿下的意见或许可行,我们不能抹杀锦衣卫的功绩,而需要仔细的斟酌。”右督御史刘琏说。 “今日之事就此作罢,之后再选时日重新商议,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王景弘说。 官员看到朱元璋并不同意裁撤锦衣卫,虽然感到有些可惜,但迫于朱元璋的威严,他们不能马上的反对。朱林看到道同还想再多说些什么,急忙的向他使眼色,让他住口。 好在道同没有钻牛角尖,一条道走到黑,没有多说什么,行礼之后便退出了奉天殿。 朱林正准备离开,但是王景弘走了过来。 “老奴见过汉王殿下。” “原来是王总管呀,不知道叫做本王有何贵干。” “王爷真的是折煞老奴了,老奴怎么敢搅扰汉王殿下?是太子殿下和皇上有请还请汉王殿下前去一叙。” “王公公真的是说笑了,带路吧。” “不知道皇上的心情如何呀?” “这…圣心难测,老奴可不敢揣测皇上的心思。” “没让你揣测,只是实话实说。”朱林说完拉住了王景弘的衣袖,然后悄咪咪的塞进去了一张银票。 “王公公,区区小钱不成敬意。” “依仗老奴伺候皇上多年以来的经验,皇上并没有生气。” “多谢王公公。” 来到了偏殿,等到王景弘进去通报之后,朱林才走入其中,看到朱元璋和朱标在商议着什么事情。 “拜见父皇,太子殿下。” “起来吧。” “怎么想起来要和百官一起来裁撤锦衣卫了?”朱元璋开门见山的问题。 “儿臣想的从来不是裁撤锦衣卫,而是限制锦衣卫的权利。” “锦衣卫确实是嚣张跋扈,需要清洗一番。锦衣卫是您的耳目,如果这耳目本身就存在问题的话,您想要看清天下之势,听清天下之声的愿景也是很难达到的。” “所以你就帮助那些御史落实了锦衣卫的罪名是吗?” “不必感到如此惊讶,在京城中能够查到锦衣卫错处的,还敢把锦衣卫错处爆出来的,也只有你了。” “父皇真的是明察秋毫呀,儿臣佩服,那些罪名无伤大雅,真正致命的事情,我是不会说出来的,其中的轻重程度儿臣自信可以拿捏。” “这些罪证都是真的,父皇看到了,难道还认为锦衣卫没有彻查和清洗的必要吗?” “就算要清洗,也轮不到那些外人来说。” “父皇,我知道你建立锦衣卫的本质,就是想让这些人绝对忠心于自己。监察全天下监察百官,您不信任三法司,害怕三法司相互抱团结党蒙蔽圣听。”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您不能偏听百官,更不能偏听锦衣卫,锦衣卫也是人有着自己的欲望,也有着自己的私心,如今的锦衣卫仗着有您的宠幸,在外面可谓是恶贯满盈了。” “威胁官员欺诈百姓,这种恶性的事件层出不穷,只用收回锦衣卫的审问和刑狱之权就行,继续让锦衣卫对官员监督是照常进行的。” “老五,你说的这些锦衣卫的危害,我确实已经看到,就算要整顿锦衣卫,也不应该展现出妥协那些官员的态度,否则那些官员便会变本加厉,胁迫君上党。” 朱林马上明白了朱元璋此刻的担心,如今都察院的所有御史纷纷上奏,需要裁撤锦衣卫。 朱元璋虽然也有削减锦衣卫权力,清洗锦衣卫内部的办法,但是害怕自己的妥协会让官员以为他变得软弱了,从而更进一步试探军权。 “父皇没必要担忧,您的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天下百姓对锦衣卫的清洗是必须的,但对于官员的警告也必须要有。”朱标说出了折中之法。 “我觉得老五提出的建议很中肯,让锦衣卫保留甚至是更一步的加强他们监督监察的能力扩张。锦衣卫的范围,但是他们只负责处理和汇报,不负责抓人和审问。“ “这样既削减了那些官员的戒心,体现了父皇您施恩于天下的仁德之心,也警告那些官员不要异动。” “对于这次领头的官员也要敲打一番,这次领头的是道同,虽然这个人有几分的能力,也是刚正不阿,但是他这种率领百官胁迫君上的苗头,绝对不能出现,否则后人有样携样沽名卖直,那对于皇上的颜面还是朝廷的政体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损失。” “他是御史,我总不能直接将他杀了,那么我暴君的名声不就传开了吗?他说不定还会青史留名呢。”朱元璋有些犯难。 “父皇杀人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这个道童不是正二品的官员吗?他既然想要解决锦衣卫,那直接把锦衣卫的烂摊子丢给他。” “继续说。” “锦衣卫的指挥是不是还空缺着吗?让道同去当,其一,这个人清正廉洁,所谓上行下效,长官都不违法犯罪,下面的人怎么敢违法犯罪?同时,还相当于把他的官位降了两级。” “这个办法好啊,他不是一直厌恶锦衣卫吗?让他活成他最讨厌的样子,就是为了恶心他,讨厌锦衣卫是吧?直接让他去当锦衣卫的头子,让他去治理锦衣卫的内部,免得我们省心。”朱标表示赞同。 “万万不可,锦衣卫监察百官其实行使的都是小人之道,而且还要给皇室做一些脏活,道同根本就不会接这个官职,估计他当场便会告老还乡,就算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了锦衣卫指挥,是这个职位,如果他以后发现我们破坏朝廷法度的话可能会直接卡咱的脖子给,咱添堵。” “能成锦衣卫指挥使的就是心狠手辣,可以绝对忠心于咱的锦衣卫,不光是咱的耳目,更是一把刀,想让他杀谁就要杀谁,这把刀不需要感情和正义。” “虽然说一个人的忠心是可以培养的,但是道同这个人显然把爱民放在了忠君之前,这样的人虽然有益于朝廷,但不能身居高位,否则他便会不得好死。”太子说。 朱林明白,道同和于谦差不多,爱国爱民放在了爱朱家前面,这样的人可以重用不可以放权,这样的人正直的几乎天真。 “父皇的担忧是对的,不能让外人彻查锦衣卫,因为锦衣卫涉及了太多皇室的隐秘,但是问题要解除,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不如就让宗室的人插手吧。”朱标说。 “首先,宗室的人可以保证对我们皇家的人忠心,让他带人去彻查锦衣卫内部的阿扎,事情自然可以帮我们隐瞒,我们只需要给出一个交代就好,查到什么程度,查多少,查哪些人,查哪些事情,不就是我们一句话的事情吗?” “外人难以掌控,有些话不能明说,但是皇家自己的人没必要藏着掖着,我觉得让老六朱橚去领人调查锦衣卫,告诉他只查一些贪赃枉法,敲诈勒索,欺男霸女的事情就行,而涉及到皇家隐秘的事情一概不碰不就好了。” “日后将锦衣卫一分为二,一部分的锦衣卫负责侦讯调查监听打探消息,由周王朱橚掌管,周王朱橚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另一部分的锦衣卫由父皇直接领导寻找一个人潜于暗处,专门给皇室做见不得人的事情。 “你说的有道理,锦衣卫还是掌握在宗室的手中比较靠谱,毕竟他们是朱家的人,总不至于胳膊肘向外拐和外人勾结在一起。” “老六年纪也不小了,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我大明不养闲人,必须也要给他找点事情,免得闲的无聊。和你在那开青楼,整天的遛猫逗狗。” “你好歹一天干正事,老六是一点正事都不干,这个活交给老六也好。”朱元璋一听这事可行。当即拍板决定。 原本的大明闲人朱橚整日逍遥自在,没想到直接成了打工仔,但是父皇的命令,他可没有胆子违背,只能带领着殿前司的人对锦衣卫这些年的罪行逐一排查。 然后又将之前的冤假错案全部平反,自己成了锦衣卫的指挥,使整日愁眉苦脸,呜呼哀哉!这班谁爱上谁上,他可不愿意当着锦衣卫指挥使。 天天摆烂躺平的日子,难道不好吗?需要在这里劳心费神的监察百官。 郭桓的案子也被重新发回去审理,朱林在旁边协助帮助周王朱橚快速的上手,但是他在审理郭桓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个奇人。 一个叫钱汝性的人短缺了税粮,他的税粮被贪污了交不出来,本来这是因为税粮短缺,是要杀头的。 朱林一看这个名字,当时就激发了回忆,这人祖上有一个叫钱镠的人,他手中有一块唐朝的丹书铁券,而且这个人的三十三世孙氏是后来两弹一星的功勋。 朱林便上报给了朱元璋,不得不说,这时候的老朱还是一个比较厚道的人。 在调查之下发现这个钱汝性真的有一块唐朝时的丹书铁券。 唐昭宗赐给钱家的,钱镠本人九次免死,子孙三次免死,这次还真用上了。 朱元璋放了钱汝性并且赐还田产和宅邸。 如果李善长知道了自己之后的遭遇,恐怕会哭晕在厕所里面,在原本的历史中,他有两块免死金牌都留不住他的性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