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之后,金富来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一样,也像个无底洞一样,吸收着源源不断的新知识。 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小小的作坊里,竟然藏着这么多门道。 他也曾去过自家的漆器作坊参观过,那里头虽也有些讲究,却不像三娘豆酱作坊里这么规矩。 每个工作间门口,都挂着流程条例,时时刻刻提醒着众工人操作规范。 干净的灶台、整齐的架子、层叠的簸箕和坛子间,行走着统一着装的工人。 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有的添柴烧火、有的搅拌大锅、有的查看成品、有的装坛入袋…… 见到郑晴琅他们经过,每个人都会停下来点头表示打招呼,便重新投入工作中了。 “师傅,他们看着挺热情的,为什么都不说话呢?” 金富来好奇问道,同时在心里美滋滋得想着,总算可以毫不心虚得喊师傅了。 郑晴琅没注意到他的嘚瑟,简单答道,“说话会不小心飞唾沫出来,落到食品上就不好了,虽然带着口罩,但工人们还是会尽量不在工作的时候说话的。” 金富来点点头,目光又落在那些工人身上,只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知足的笑容,不像自家漆器作坊里头的工人。 他们大多数人一脸愁苦,不然就是不耐烦,也不知道是对生活本身不满,还是排斥手里的活计。 他将自己的疑惑问出,郑晴琅想了想,方才答道。 “你们家漆器作坊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我这里的话,是按劳分配的,多劳就多得,少劳就少得,每个工人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应有的收获,所以就很满足吧。” 金富来不解得重复道,“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郑晴琅“嗯”了一声,细细解释了一番。 “一般情况下,像这种作坊里招工,都是按时间给工钱的,只需要干满多少时间就按照约定好的,给一笔固定的工钱。这里原先也是这样,按月给工钱。” “后来,作坊的规模扩大了,招的工人的也多,偷奸耍滑的也不少,勤快的埋怨懒惰的跟自己拿一样的工钱。于是,我便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每个小组的工钱跟她们的产量挂钩,当月做出来的合格成品多的,当月的工钱就多,做出来少的,当月的工钱就少……” 不等她说完,金富来又有了新的问题。 “这样的话,作坊出的工钱不会比之前多出很多吗?” 郑晴琅点点头,“确实比给固定工钱的时候多了些,但产量也提上来了呀,若是仔细算这个账,其实作坊并不吃亏,这是双赢。” “双赢?”金富来重复道,眼里有思索,也有一丝丝明悟。 “是呀,双赢。商人逐利,薛家创办这个作坊,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逐利。但是,逐利的同时,也不该忽略其他责任。比如,在面对工人时,不应该一味地压榨,而是适当让出一部分利益,让这些人的劳动获得应有的、甚至是远超于他们预期的报酬,这样,他们的日子过好了,干活也有动力了,作坊的效益也就提高了。” 金富来听到这里,恍然大悟,神情有些激动道,“师傅,你太厉害了。” 郑晴琅连忙谦虚摆手,心道,不不不,她一点都不厉害。 作坊里现行的这一切规则,都是她根据前世的经验或者涉猎过的信息知识,一点点改进的,若她真的只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大抵是想不到这些的。 接下来,金富来的脑海里陆续出现了全新的东西。 “食品安全”、“仓储管理”、“流程标准化”、“员工福利”等等陌生的词汇,头一次钻入了他的耳中,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他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发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郑晴琅则是他的百科全书,尽可能用这个时代所能理解的语言,去诠释现代的那些管理的理念。 尽管如此,金富来自有他的分寸,他从来都不问关于产品制作细节的问题,也不问具体客商、车队路线、以及金额数据等敏感问题。 薛家其他人见他这么知情识趣,也就渐渐放下了对他的防备,不过还不算真正放心。 真正接纳他的契机,是在有一次,对薛晓春和薛晓夏两姐妹“英雄救美”之后。 周青梅自从长住在镇上豆腐坊后,不忙的时候,每月总会找两三天的时间,带着两个闺女回村团聚。 偏生这一次,临出发前,豆腐坊有些急事要处理,周青梅只得取消这个行程。 薛晓春和妹妹都想要回村,同奶奶以及村里的小伙伴聚一聚,两个人都会赶车,便说两人自己回去就行。 周青梅心也大,觉得回村的路一直很安全,便同意了。 结果,两姐妹赶到半道上,突然从路旁钻出两个壮汉,作势要拐走她们。 十分凑巧的,金富来正好要去镇上寄信,撞见了这情形,虽没认出薛晓春姐妹两个,但也没多想,便出手相助了。 金富来虽然被继母养得啥事不懂,但因为从小就混,手脚倒有些功夫。 很快,就把这两个外强中干的壮汉打得哭爹喊娘,把他们是被人雇来演戏的事实都给抖搂个干净。 那躲在暗处还没来得及英雄救美的人只得出面,表明是误会,然后在三个人鄙夷的目光中狼狈而逃。 最后,现场三人交换了下身份信息,金富来便取消了自己送信的行程,将两姐妹安全护送到家了。 郑晴琅听说这件事后,第一时间对金富来表示了感激,第二时间,问清楚始作俑者,便打定主意要那居心不良的小子好看。 薛晓春已经十五岁了,她娘周青梅有在给她寻摸定亲对象,又因为薛家眼看着如日中天,所以动心思的人不少。 但周青梅,还有郑晴琅等人的要求太高了,所以筛下了许多人选,这也导致了有些人动起了歪心思,想要通过“英雄救美”的戏码,给当事人薛晓春来个一见钟情,或者是挟恩图报。 没想到,就是这么巧,英雄救美这出戏倒是演成了,但英雄变了人。 事后,且不说郑晴琅如何教训那小人,只说对于金富来,她可以说是倾囊相授,完全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 金富来也没有辜负她的教诲,将这些知识牢牢记在脑海中,又因为郑晴琅一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了一沓又一沓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