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都是为将来安置流民做准备,徐先和从衙门掏钱养活了这么多人,自然惦记着乌鸦反哺。</p>
</p>
“啥?还要去城里施粥?”赵老头一脸见鬼的表情,想拿锄头把儿子孙子的脑袋敲开,看看里面装了什么,“花了不少钱吧?”</p>
“也没多少,都是家里有的东西。”</p>
赵老头又拿起烟杆吞云吐雾,“老大啊!你是大哥,就这么看着他们胡闹嘞?”</p>
“爹,花不了多少钱。”</p>
“那麦子和倭瓜都是地上白捡的?城里的柴火都二三十文一石。”赵老头额头上的皱纹一层一层的挤了起来,“有了点钱就开始败!这家啥时候兴旺啊!”</p>
“汪汪汪!”肘子跟着叫了好几声,就像是捧话一样。</p>
赵老头的火气一时半会消停不下,他是苦过来的,地上掉了粒米都要捡起来吃了,更别说家里的粮食和钱,那都是命根子,就算日进斗金也得攒着。</p>
赵大郎趁着他爹挨骂,偷偷溜进屋去看儿子。</p>
大狸在栏车里爬,见没人跟他玩,就“啊啊”叫个不停。</p>
许灵桃低头做衣裳,偶尔发出点声音安抚。</p>
大狸看出亲娘的敷衍,就生气靠坐在栏车里,把拨浪鼓到处丢,许灵桃被闹的没办法,马马虎虎下了几针,然后用嘴把线咬断,抱起吵闹的臭小子,无奈又气愤道:“干嘛啊?”</p>
虎头虎脑的大狸看着她笑了半天,挥舞着双手“啊啊”出声,许灵桃把他胸前垫的布整理了一下,认命的带着大狸在屋里转了一会儿,这摸摸,那碰碰。</p>
赵大郎进屋拍了拍手掌。</p>
大狸顺着声音往外看,见是赵大郎,立即笑的眼睛眯起,张开双手要抱。</p>
孩子越长越壮实,许灵桃双手发酸,忙把孩子放到丈夫手上,一边干活一边问,“熬了多少粥?”</p>
“好几大缸,这边分粥,那边煮。”赵大郎把脸贴到孩子脸上,蹭来蹭去,“四叔说以后的流民会越来越多。”</p>
“还要去几回?”</p>
“许县令说再去三次,还会派衙差帮我们压场子。”赵大郎打了几个响哨,逗的大狸“嘿嘿”乐,他拿起儿子的双手,放在嘴里咬了咬。</p>
“欸……”许灵桃来不及阻止,就把那句摸了尿布的话咽到肚子里,“城里的布料便宜,我准备再买两匹好的放在家里,到时要做衣裳了也方便。”</p>
“家里现在有不少好木头,爷爷给我们分了些,我准备拿两根给晴姐打嫁妆,就当是我这个哥嫂的心意。”</p>
赵大郎一愣,“晴姐儿的婚事有苗头了?”</p>
“媒婆来了不少,就是没有合适的。”许灵桃不知道怎么说,“家底厚实的,门风不好,别说是四婶了,就是我都瞧不上。”</p>
“城里选不到好的,也可以从村里选,只要家风正,家底不薄的人家都能考虑。”赵大郎倒没想过拿妹妹攀高枝,他的本事就这么点,四郎虽然是个读书人,但连个举人都难考。</p>
这话不是赵大郎看不起人,而是赵四郎自己说的。</p>
许灵桃道:“亲事不急,我们先慢慢寻摸,不过这嫁妆可得早点备好,我寻思打点屏风和书案,既体面又好看。”</p>
喜欢赵氏发家记请大家收藏:(20)赵氏发家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