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支那人的远程重炮的确是个威胁,现在只有先撤一下,等明天调飞机来摧毁支那军的这些重炮。想到这,伊东政喜下达了全军后撤的命令,并要以下数千将士全体殉国。第十师团在攻下滕县后,继续南下,在枣庄遇上了守卫枣庄的孙连仲第二十二集团军,双方激战三天三夜后,汤恩伯的第二十集团军包抄至日军背后,对日军第十师团进行合围。
李宗仁总指挥又不失时机的用六十七军的重炮团,对日军展开炮击,经过一番苦战,基本全歼日军第十师团二万余人,取得了枣庄大捷。这一消息和泾县大捷的消息一同被放在了报纸的头版。不过一方是用二个集团军数万人取得的歼灭日军二万余人的大捷,一方是以一个师一万多人取得的歼敌二万余人的大捷,谁强谁弱自是一目了然。
二个大捷让日本国内的大本营自是一番鸡飞狗跳。对日军大本营来说,青阳这里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要攻占徐州,然后沿着陇海铁路西取郑州,再沿着平汉铁路南夺武汉。所以在枣庄失利后,日军大本营调兵遣将,准备合围徐州,在徐州城下与华夏军队主力决战,争取消灭徐州的华夏军队。
烟俊六大将见淮河一线无法迅速突破,就派第三、第十一师团二个师团继续攻击淮河一线,抽调第十三师团转道攻击盱眙、宿迁等地,抽调第十八师团向阜阳、亳州攻击。抽调第十六师团从海上至连运港登陆,攻击连运港。
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则是先派出第十四师团向兰封【今兰考市】、开封一线攻击,然后由第一一四师团和第一零八师团在枣庄一线正面牵制华夏军队,第一零九师团渡过微山湖向沛县攻击,第二十师团和第二十七师团向临沂攻击。
这是对徐州的华夏军队展开了一张大网,准备把徐州的几十万华夏军队一网打尽。李宗仁敏锐的察觉了日军的意图,立刻把情况上报了重庆最高司令部。在未得到重庆方面撤退的命令前,先调动了最精锐的教导总队和八十七师固守兰封和商丘,以保全军退路。
又因此时再坚守淮河防线己失去了意义,李宗仁调六十七军顺宿州、淮北至萧县驻防。六十七军参谋长李钦文把这一情况立刻电告了韩勇,并请示韩勇六十七军以后的行动。韩勇回电李钦文,六十七军一切行动听从上峰的调派,不得违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