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门外,净鞭声声。 二月初八大清早,就在康熙皇帝返回北京的第三天,随着一阵鞭鸣,乾清门外的御门听政又一次开始举行了。 所谓的御门听政就是规模扩大了的早朝,除了各部院堂官外,在京的中下级的官员也要参加,可谓规模宏大。因为参加这种“大早朝”的官太多,乾清宫大殿里面根本挤不下,所以就只能挪到室外举行了。 这种大早朝在明朝的时候也流行过好些年,朱元璋和朱由检这两个工作狂皇帝更是早朝天天有,满京城的官员一大清朝天不亮就得起床,打着灯笼去上朝,还得风里来雨里去,冬天西北风吹着,夏天大太阳晒着。官当久了,一个个都皮肤黝黑粗糙,看着就跟后世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同志们一样可能还差一点,古代没有防晒霜啊,而且上朝也不让戴个草帽遮阳,墨镜肯定也是不能戴的,就这么干晒着吧! 清朝刚刚定鼎北京的时候不怎么搞大早朝顺治皇帝的多阿玛起不来,有那功夫搂着“布大妈”多睡一会儿不好吗?而且顺治也挺懒的,亲政之后只能勉勉强强五日一大朝,其余时间都在乾清宫里面随便处理一下朝政就行了。 而康熙皇帝则是个堪比朱元璋和朱由检的工作狂,十四岁亲政后,除了遇到一年三节和朝中大丧等一些必须要中断御门听政的时候,他都是坚持每天御门听政。 这努力程度,真是堪比崇祯了! 而他努力的效果似乎也快赶上崇祯了。 这个崇祯年号到十七年可就没了,而康熙年号今年也已经数到了十四年看着有点危险啊! 而且看着危险的可不仅仅是年号,还有战场上的节节败退! 虽然清军在河南战场上勉强抵挡住了吴周的北伐军,用割让四府三州之地换来了暂时的和平。但是北京被布尔尼偷袭造成的严重后果,又让大清朝的国势又一次下滑! 而更加糟糕的则是南方那个似乎要“自绝于天下读书人”的新大明的二号人物朱三太子的旗号,现在又出现在了天津海口那边。而且还有数万漕工和漕工家眷跑去投靠! 现在天津海口这个大清国门,已经被新大明的水师给敲破了! 不过和这些个军事上的失败相比,真正要命的还是财政的崩溃! 江南没有了,湖广没有了,江西没有了,浙江福建也没有了,广东更是没了好几年了,眼看着江北也要丢,连河南都丢了一半! 即便军事上的溃败能止住,大清朝也只剩下直隶、山东、陕西、山西、甘肃、淮北、半个河南,还有关外盛京将军和宁古塔将军的辖区,还有一些依附大清的蒙古盟旗。 地盘看着是不小,但是收不上几个钱啊! 关外和蒙古人的地盘都是赔钱货,甘肃基本上也是赔钱的,剩下的陕西、山西稍微能有点钱,山东、直隶和半个河南情况尚可,淮北因为总发大水,又位于抗明前线,也就指望不上了。 而靠陕西、山西、山东、直隶、半个河南这么一点并不怎么富裕的地盘,大清朝一年能收多少税?折成白银能有五百万两吗? 这分明就是马上要破产的节奏啊! 这大清的财政如果破了产,抗明抗周抗元还抗得下去吗? 眼下这形势,仿佛要坚持到康熙十七年都困难啊! 想着这些心事,人在北京,还够资格参加朝会的大清官员们,还依着礼制,给康熙来了个三拜九叩。 “平身,平身!” 康熙皇帝宏亮而且轻快的声音响了起来。 靠近乾清门的那些官儿都是一愣这是怎么了?是真有好事儿,还是在强颜欢笑? 大家伙儿一边爬起来,一边偷眼朝上瞧。就看见康熙皇帝一身朝服,坐在乾清门外的御座上面,笑吟吟地看着大家。看见大家都爬起来了,康熙这才笑道:“今儿一清早就收到了淮南大营转来的某人密报吴三桂死了!” 他说的“某人”,当时是指某个受命潜伏在吴周阵营中的人了! 康熙接着又道:“吴三桂是一月二十三日午时死去的,被人毒死在了他的总统府内说是朱和墭在卖给吴三桂的大蒜素里面下了河豚毒,把吴三桂给毒死了!这死法疑点颇多,但人肯定是死了,这一点毫无疑问!” “皇上洪福齐天!” “奴才等为皇上贺,为大清贺” 底下的大臣们都知道康熙皇帝前段时间一直在设法和吴周讲和,还往吴周那边派了不少人。所以这回应该不会在吴三桂死活的问题上再出岔子了! 想到这里,底下的大臣们就一起给康熙皇帝道喜了! 不管怎么说,吴三桂死了终归是好事儿。 如果那个吴应熊可以在吴三桂死后即位,那么周清联盟反大明的事儿多半就能成了。 不过财政的问题怎么办? 吴应熊就算当了吴周的主子,他也不可能向大清交税啊! 这吴应熊多半自己要当皇帝的! 康熙再开口道时候已经放沉了语气:“吴三桂一死,伪周那边暂时就不会为祸了,兴许咱们还能和吴应熊联手他毕竟也是我爱新觉罗家的女婿,而且他有多少斤两,朕还是知道的。 可是我大清的危局并没有过去现在长城外面的蒙古人都被布尔尼这个伪汗所蛊惑,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诸旗都已经投靠了布尔尼,漠南蒙古的形势刻不容缓! 而与此同时,朱三太子的旗号已经插在了天津州的大沽口和塘沽伪明已经拥有了泛海北上,直捣我大清京师的口岸! 北京,现在已经成了国门,成了抗击伪明的第一线!如果咱们不能同心协力过了这个坎,让伪明拿下了北京呵呵!” 康熙“呵呵”了两声,没有再往下说。 但这意思,大家都明白! 现在吴三桂死了吴应熊看着也没本事北伐打来北京城。而朱三太子则从海路过来了! 如果大家不努力、不团结,等朱三太子入了北京,怕是统统要没下场了。 现在站在乾清门外的这些人,有不少是存在投吴之心的譬如王辅臣! 但是投朱呵呵,王辅臣敢吗?朱和墭正愁抓不到他呢! 康熙皇帝淡淡地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现在是困难,但是比起还没入关那会儿,咱们总是多了大半个中原和整个西北,一年的税银也总有几百万两。不比那时候强多了?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再把入关这些年养成的骄奢淫逸都丢了,现在这点困难能算什么?根本算不了什么! 而且朕也相信,你们这些大清的好奴才,好臣子,是一定能和朕和大清同舟共济的! 咱们君臣同心,一起努力,把朱三太子从天津卫那边打跑了如何?” 下面的奴才和臣子们听到这里,已经有点明白了。 康熙多半是要改革财政、厉行节约了而为了获得大家伙的支持,就把跑到天津卫海口的朱三太子抬出来了。 想想朱三太子他哥当年是怎么一刀刀凌迟的,大家伙谁还敢不努力不节俭? 现在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命的问题了!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