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载在信中并未说明铜矿的规模,因为元载并不知道新铜矿的规模。</p>
或者说,没有人知道这个新的铜矿的规模。</p>
在当事人看来,这和之前的铜矿也没有区别。</p>
毕竟古代没有现代化的侦查技术,开采人员只能看到眼前暴露在外面的铜矿,无法窥探全貌。</p>
至于元载,写信的时候很兴奋,信中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了他的兴奋。</p>
但这种兴奋不是乐平的铜矿规模有多大,而是挖了大半个月,终于找到了,并且元载申请要回扬州。</p>
李倓当即就答应了元载的请求。</p>
元载这种人才自然不是用来挖矿的。</p>
以后用他的地方多着。</p>
可以说,这个时代,除了李倓,没有人知道乐平的铜矿在接下来,将会如何改变整个大唐。</p>
七月中旬,长安。</p>
安禄山的捷报传到了长安,很快就传到李隆基耳朵里。</p>
李隆基对着杨慎矜说道:“朕果然没有看错人,那些钱监给得值!”</p>
杨慎矜却说道:“陛下,现在边境节度使手中权柄过重,尤其是安禄山,兼任两镇节度,臣觉得可以另外派人去范阳任职。”</p>
“不出什么意外,暂时不要变动了。”李林甫说道,“边境大事不是儿戏,宁可平稳一些,若是因人事调动出现将帅不和,被蛮夷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p>
李隆基问一边的杨国忠,杨国忠说道:“如今陛下天威远播四方,臣倒是觉得,剑南节度可以尝试对南诏用兵。”</p>
“有道理!”李隆基立刻说道。</p>
王鉷却说道:“陛下,大唐的敌人主要还是在东北的奚族、契丹和西北的吐蕃,南诏却翻不起浪,无需兴师动众。”</p>
“陛下,南诏国数次忤逆大唐,在边境一带袭扰我大唐子民,朝廷去年远征西域,高仙芝取得大捷,今年安禄山又在东北连续击败契丹和奚族,大唐兵威正盛,上下士气如虹,臣觉得应该趁此机会对南诏用兵。”</p>
“用谁好呢?”</p>
杨国忠说道:“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政绩斐然,能力出众,让他自行决断,完全没有问题。”</p>
不等其他人说什么,杨国忠继续说道:“而且现在朝廷在成都建造澄心堂和云秀坊,能解决当地一部分财务收入的问题,臣觉得此事完全不在话下。”</p>
李隆基说道:“那就依卿所言。”</p>
王鉷还想阻止,却被李林甫打断,李林甫说道:“陛下圣明,如此一来,四方蛮夷必纷纷臣服于大唐圣人。”</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