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亲王福晋的帮忙,让周遭的女眷歇了心思,董鄂夫人与觉罗氏的关系极好,从未出阁时就有了很好的情谊。 尼楚赫和晴莲的关系密切,裕亲王福晋出言护着。 反观德妃,像是陌生人一般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福晋说的极是,夫人要陪着舒鲁,进殿的不过是三位阿哥的嫡妻及其亲生额娘!”舒舒觉罗氏将最后四个字说的很重。 董鄂夫人眼神闪了闪,董鄂玉菡的额娘本是可以进来的,董鄂夫人嫌弃跌面子,前两日便让眼线给其下药,留在府邸养着身体。 尼楚赫看了董鄂玉菡,发现她的笑容未达眼底。 “妹妹的身体实在不好,这么重要的时候生病了,若不是老爷心软,估计连大夫都不会有的。”董鄂夫人无奈解释起来,“规矩就是规矩,过年若是请了大夫,全府的人都又霉运的。” 董鄂府邸的争斗激烈,不是乌拉那拉府邸相比的,此时,尼楚赫提升了对姊妹二人的戒备心。 嘭嘭嘭! 众人说话的时候,从外面的宫道上传来了火统的声音,殿内的女眷听到声音,只停顿了一下,却没任何影响的继续聊天。 太皇太后和太后情绪淡定,眼神却一直在蒙古女眷们身上打量。 以哲布福晋为首的蒙古女眷们,整个人都紧张起来。 太皇太后和太后没多说,关外的宗室福晋们则说着家常,关外的风景依旧。 多西珲领着众人抵抗门外的蒙古侍卫,可东侧偏门那边的奴才却被收买,一队蒙古侍卫冲进宫里。 被收买的小苏拉们则被进门的蒙古兵杀死,绝对不会留下一个活口。 这些蒙古侍卫都是伪装成蒙古运送东西的镖师进城的,不少人宿在了便宜的客栈,悦来客栈等地方每日都会有人查房。 他们早得到了宫内的地形图,发现了四个大门,只有他们一个门被攻破了。 龙甲站在不远处的琉璃瓦上,用瓦片作为遮掩,隐藏着众人的行踪,康熙下令要将叛乱的蒙古兵一网打尽。 蒙古的侍卫们瞧着一路畅通无阻,心里更是开心,花费了不少的银子来买通宦官,现在能直接冲进来,只要能逼迫了康熙妥协,他们也算是死得其所。 博克善亲自领着一队蒙古兵冲去东三所,那边是公主们的居所,博克善被与康熙从荣宪额附的名额刷下,赐婚了臣子的女眷做嫡福晋,谁知,是虚晃一枪。 如今,大清还是看重女孩子的名声,东三所适龄的公主不多,温宪公主便是其中之一,博克善可不打算挑选其一,而是让两个适龄的公主都嫁给他,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世子,您可不能乱跑,等那边事情解决了,您在去东三所,不可坏了首领的要求。”蒙古侍卫直接拽着要跑走博克善。 首领担心世子会先冲击东三所,特意让他待在这边,发现博克善的举动就拽回来。 “你觉得就一队人马,阿玛可能能赢吗?”博克善在京城内呆的时间更长,清楚康熙的为人。 “按照首领所说去做,奴才们的不敢抗命。”侍卫根本不听博克善的。 蒙古兵们都是固执的,只有首领的命令才是旨意,哪怕是康熙下旨,都没首领们的命令重要。 博克善只得跟着侍卫们赶往了养心殿和慈宁宫,首领们没人小觑太皇太后,甚至让人提前进宫,安插不少人在慈宁宫的侍卫队里面。 太皇太后得到康熙的消息后,首先将侍卫队的侍卫们扣押,康熙派遣了费扬古和巴图亲自领着九门的侍卫以及康熙的亲卫一起守护慈宁宫。 康熙面前的大内侍卫派遣了两队站在慈宁宫的院内,蒙古的女眷们听着火统的声音在殿外响起,有些想立刻动手,被一旁的蒙古福晋们劝阻。 博克善领着侍卫们抵达慈宁宫回廊拐角处,发现慈宁宫大门紧闭,费扬古和巴图站在门前。 “世子,居然是九门提督和巴图在守着,他们二人可是恩赫阿木古朗汗最信任的人。”侍卫觉得情况不对,刚刚进宫太顺利了,慈宁宫这边还重兵把守。 “不让额娘她们进了慈宁宫,配合咱们在外面动手?”博克善在拐角处驻足,低声问着侍卫,“咱们去养心殿那边,可有胜算?” 博克善瞧着这里无法进宫,就明白情况必定有变,他们的计划可能被泄露了。 “世子,不如咱们从原路退回,最少为首领这一脉抱住血脉。”侍卫考虑了一会,决定让博克善能先行离开。 “没用的,卫氏那一脉不也是因此被牵连获罪,若不是有良妃在,那一庶脉估计也要消失了。”博克善摇头拒绝。 他抬首瞧着午后的日光,虽照在身上,可还是觉得冰冷。 “既然进来了,就冲养心殿!”博克善告知侍卫,“随行的队伍里面,若是有人想反悔,自行出宫即可。” 侍卫们追随博克善,按照送出的地形图,绕过慈宁宫后面,直冲养心殿。 龙甲得到龙卫的消息,领着龙卫的人秘密赶往养心殿汇合。 午门和其余几个侧门也都动手了,多西珲让蒙古侍卫们临近,冲着侍卫们砍了一道后,火统两个梯队的人开始开火了。 两队交换开火,蒙古的侍卫们一个个的倒下,对方冲在最前面的,被城门上不放的火器营的侍卫们打死,为首之人没有打死,只是让其手脚都中枪,无法再动刀。 一排排的蒙古兵倒下,远处看着的蒙古兵们都害怕了,有些直接就想往外面跑,多西珲拿着另外一把火统,冲着天空打了一枪。 大红色的烟雾弹腾空而起,从不远处冲出了另外两队火器营,直接抄了蒙古兵们的后路了。 蒙古兵们被前后夹击,都被消灭在了午门前,金水桥的汉白玉桥上,都躺着蒙古兵。 多西珲眼神微微一闪,这便是火统的威力。 康熙虽担忧火统泛滥,可能给大清带来的坏处,却因魏东亭等几个伴读,不停的说着汤若望的闲话,让康熙早早的远离了对方,不像清史上那边被挑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