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玉简贴到眉心,很快就证实了张易的猜测。 正是《长生赋》! 老元婴虽然是长生院人人得而诛之的叛徒。 但他毕竟在长生院成长起来。 主修功法自然是长生院的镇宗传承《长生赋》。 玉简中,除了《长生赋十二卷》,还有老元婴的修炼心得。 张易将八本皮质古籍与四卷玉简收回,只留下记录《诸天残阵密卷》的玉简。 他自然也想踏上修行之路。 只是天赋检测时,他连最低等的杂灵根都没有。 没有灵根似乎无法修行。 张易准备等陈拾回来,问问灵根到底是什么? 算算时间,陈拾也快回来了。 此后,张易依旧每天准时到藏书阁洒扫。 忙活完,他还跟以往一样,挑本书坐在角落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但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书中。 而是在一道道残阵之上。 《诸天残阵密卷》共记载三十六幅残阵。 既然神识光点中的一缕缕神纹能补全太虚灭神大阵,说不定也能补全另外三十五幅残阵。 虽然不清楚这些残阵的用处,用来打发时间却正合适。 不过,几天下来,没有新的残阵被补全,反倒是太虚灭神大阵阵图又出现几次。 更奇怪的是,每次出现的都不一样。 不知道第几幅陌生阵图出现时,张易渐渐明白过来,自己看到的这些太虚灭神大阵都不是完整的。 应该只是其中一部分。 接下来,他开始尝试将看到的阵图记录在玉简中。 看看最后能不能拼凑出完整的太虚灭神大阵。 但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 闲暇之余,他也看那八本皮质古籍。 从《山海万兽志》开始,到《灵草纲目》,再到《丹华录》与《符箓大典》。 等他看完这些时,已是第二个月。 陈拾却还没有回来。 “怎么回事?” 张易没有长生院弟子身份铭牌,不能自由出入,很难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想知道陈拾的情况,只能去大观山居旁边的松鹤小筑,找司刑峰五长老徐长明问问。 不过,徐长明一个月前就出去了。 张易来到松鹤小筑时,果然没有见到徐长明。 但他见到了徐长明的三弟子韩知微。 张易当即向韩知微说明来意。 韩知微迟疑一下,对他说:“陈拾师弟应该去了云阳山。” “应该去了?” 张易突然有种很不好的感觉。 韩知微点头,接着说道:“有人告诉陈拾师弟,云阳山中有元真石,能让没有灵根之人踏上修行之路。” 张易的眉头瞬间皱紧。 以他对陈拾的了解,如果真有什么东西能让自己修行,陈拾肯定会想办法弄到给自己。 “这个笨蛋!” 张易缓缓握紧拳头,语气尽可能平静的问韩知微:“谁跟他说的?” “那人已被关进司狱。” 韩知微没说那人身份,继续对张易道:“大长老和我师父都已赶去云阳山,陈拾师弟的命牌也完好。” “我知道了。” 张易压住心底的不安,向韩知微谢道:“谢谢韩姐姐告诉我这些。” 说完,他转身就走。 他必须赶紧想办法离开这里,去那个什么云阳山找陈拾。 哪怕什么都做不了。 张易也不能在这里干等着! “你就不好奇元真石能不能让你踏上修行路?” 张易闻言,突然停下。 他回过头来,很认真的问韩知微:“韩姐姐,为什么一定要有灵根才能修行?” “因为人体留不住天地灵气。” 见张易不是很明白,韩知微试着说得更直白易懂一些:“所谓修行,简单来说,就是炼化天地灵气为己所用。” “天地灵气无处不在,但又缥缈无踪,常人难以感知。” “这就需要依靠灵根。” “灵根品质越高,越容易感知到天地灵气。” “感知天地灵气只是第一步。” “之后还需以灵根为修炼根基,将天地灵气引入体内,先破气海,再炼元脉。” “这个阶段即为炼气期。” “但灵根的妙用远不止于此。” “炼气之后的筑基、金丹、元婴以及更高境界,都与灵根有关。” 顿了顿,韩知微又说:“有些没有灵根但灵觉敏锐之人,也有可能感知到天地灵气。” “若将元真石种入灵觉敏锐之人体内,确实有可能令其踏上修行路。” “不过,元真石属于外力,无法与灵根相比。” “据我所知,通过元真石修炼之人,没有一个超过炼气三境。” 听到韩知微说完这些,张易大概明白了灵根的作用。 但他也听出了韩知微的言外之意。 若他所料不错,韩知微应该早就在这里等他过来。 而韩知微之所以愿意跟他说这么多,其实是让他做选择: 要么做个不能修行的凡人。 一生不出后山。 要么为他种入元真石,让他踏上修行路。 如果那样的话,他就不能继续留在司刑峰后山。 甚至不能留在长生院。 张易对修行之事知道的不多。 却也明白修行之人最忌讳沾染因果。 张易作为陈拾血脉至亲,与陈拾之间的因果极大。 就像这次陈拾冒险去云阳山。 虽然司刑峰大长老与徐长明亲自赶去云阳山,陈拾应该不会有事。 可下次呢? 长生院越是看重陈拾,越要为陈拾长远考虑。 但真的要分开吗? 回到大观山居,张易立即拿出《长生赋》玉简仔细参悟起来。 他想试试。 他想知道没有灵根是不是真不能修行! 《长生赋》十二卷。 每三卷对应一个境界。 吃透前三卷,他又去参悟筑基期三卷。 有强大神识参悟解析功法。 再与叛徒老元婴修炼心得印证纠错。 张易用了三天时间,将《长生赋》十二卷完全吃透。 又一个日落月升的晚上,张易调整好心态,开始试着感知天地灵气。 不尝试一下,他怎么能死心呢? 大观山居,一片寂静。 张易才入定,就感知到周围几乎无处不在的氤氲气息。 这就是韩知微所说的天地灵气! 对已经凝成神识之人来说,感知天地灵气的存在再简单不过。 不仅如此,张易甚至能通过神识之力,直接将方圆五丈内的天地灵气全部引入自身。 可他的身体连打水的竹篮都不如。 竹篮虽然留不住水,至少编成竹篮的竹条能暂时粘上点水珠。 张易的身体却一丝一毫的天地灵气都留不住。 他不死心的连续尝试十多次。 但最后都是一样的结果。 再次失败后,张易不得不停下来,仔细回想韩知微与他说过的每一个字。 “元真石。” “灵根。” “两者的作用都是将天地灵气留在体内。” “那么灵根与元真石,到底是怎么将天地灵气留在体内的?” 思索这些时,张易又想到了陈拾。 自凝成神识之后,他一共以神识观察过两个人的身体。 一个是他自己。 另一个就是弟弟陈拾。 仔细回忆许久,张易发现自己与陈拾之间唯一的区别,似乎就是那团以血元演化而成的奇异符篆。 “难道那就是灵根?” 心中突然闪过的这个猜测,让张易眼前猛地一亮。 一模一样的奇异符篆,此时就烙印在他的神识光点之上。 他能以神识之力,将太虚灭神大阵阵图记录在玉简中。 为何不能以神识之力,将那团符篆印在自己体内? 若能成功,他岂不是可以拥有跟陈拾一模一样的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