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噶哈禅跟良嫔一样,拥有着跨越国界和种族的美貌。于是就在索菲亚摄政公主招待使团的宴会上,噶哈禅顺手接住了一个倾倒的酒杯,就把旁边的贵族少女给看呆了。俄罗斯少女青春热情,当即对漂亮的异国侍卫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追求,送手帕送花送食物,还各种明里暗里的邀请。
满族离开草原也没多久,但这比蒙古姑娘还热烈的追求还是闪瞎了不少人的眼睛。甚至康熙听说的时候也颇有一种被震碎了三观的感觉。不是,姑娘你清醒一点,他只是个白身而已,你好歹是个贵族啊!你看看旁边那个才华横溢前途光明的纳兰性德,他不香吗?
可惜,年轻的玛利亚女少女只看脸,甚至表示她可以为了这张脸放弃在教堂里结婚的传统!
总之,因为俄罗斯少女的死缠烂打,导致使团一开始的刺探行为缕缕受挫。被命运毒打的纳兰性德和噶哈禅等人痛定思痛,最后点亮了新的技能点——既然反抗不了,那就顺杆爬好了。
玛利亚出身于纳雷什金家族,这个家族的历史不算悠久,但在当下出了一个太后。太后的儿子就是沙皇之一的彼得。不过正因为纳雷什金家族势力不够强大,彼得的皇位坐得并不稳当,异母姐姐索菲亚公主扶持着傻子哥哥伊凡跟他打擂台。也因此俄罗斯出现了极为荒唐的两位沙皇的局面——先皇和教会双重认证的彼得不得不避出莫斯科,而智商上有缺陷的伊凡却在公主和外戚的安排下藏于深宫之中。
通
过贵族少女摸清了莫斯科纸醉金迷表象下的巨大暗流,纳兰性德敏锐地意识到其中有可乘之机。通过玛利亚攀上纳雷什金公爵,再通过这位外戚与莫斯科郊外的彼得沙皇秘密会面。因为彼得不掌权,所以此前黑龙江附近的冲突被全数推到了摄政的索菲亚公主头上。纳兰大使跟年少的沙皇许诺,大清使团会在接下来的政变中站队他,希望以此换取他的友谊和兴安岭的和平。
被一语叫破政变计划的彼得有一瞬间的惊慌,但还没有成年的他表现出了一个未来大帝应有的素养。彼得表示清朝使团无法仅用口头协议让他牺牲西伯利亚以南的利益,除非他们能彻底战胜噶尔丹,并确保西域的稳定。性德顺势问他是否有向西扩张侵犯欧罗巴的计划……双方来回扯皮,就差定个五十年中俄战略互信协议了。
五十年太远,最后话题不得不回到最初的交易上,双方约定,若是彼得成功上位,俄方将以外兴安岭为基准同清方展开边界谈判,同时停止对噶尔丹的军事援助。
带着跟沙皇彼得的秘密协定,纳兰性德刚返回莫斯科,就遭到了公主一方的怀疑。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噶尔丹的使臣也带队来到了克里姆林宫。在被当众围攻的外交危急时刻,纳兰性德用俄语背诵了噶尔丹当年向康熙请求封自己为汗王的奏章,其中不乏谄媚讨好之语,直接将准格尔使臣羞辱得面红耳赤。
“噶尔丹乃我皇封臣,靠吞并其他臣属而壮大。犯上作乱的小人,也敢妄自称国吗?我国与噶尔丹之争,乃清朝内战,非两国博弈。俄方支援此贼,将他们的接待规格与我等等同,难道不就是让皇帝和子爵用一样的餐具吗?这是在羞辱我国吗?还是说想对别人家的家务事指手画脚呢?若尔等执意如此,那别怪大清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们了!”
时过境迁,曾经的翩翩才子也成了外交场上的老狐狸。一番没有语言障碍的连敲代打,直接震慑住了俄罗斯的王公贵族。说实话,他们大部分人对于大清啊、准噶尔啊都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大家的世界认知主要是在欧洲啊。从前准噶尔给他们送贿赂求支援,大家觉得有利可图就答应了,然而眼下双方使团对峙,清朝人一开口,就把对面死死压住了。好家伙,感情你还真不是独立国家,是人家封的诸侯啊!这造自己宗主国的反,宗主国还政权稳定兵力强盛,典型找死行为。
一时间别说已经被策反的彼得派的官员,就连公主派的大臣,都对自己之前的决策产生了怀疑。
别人气势弱的时候,就该趁胜追击。纳兰性德当即提出要跟公主派的重臣对质。索菲亚公主在台上下不来,不得不将在城外军营里的米罗斯拉夫斯基将军召回,与两方使团当面对质。而就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沙皇彼得带着他的少年军发动了政变……
过程步步惊险,如同走在未知的悬崖。但使团几乎在每一个分岔路口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当他们带着政变胜利者的书信、纳雷什金家族的谢礼,以及详尽的俄国情报踏上归途的时候,一切都尽善尽美,除了某个男装跟来的女孩。
没错,公爵之女玛利亚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路跟到了北京。
这趟俄罗斯之行在后世不光被载入史册,更是在多部文学作品中被反复演绎,有传记版本、言情版本、神异版本、悬疑版本等等,被搬上荧幕更是数不胜数。但无论在哪个版本中,纳兰性德精彩的决策和噶哈禅影响国运的俊美都被反复传唱。
不过那都是后来的事了。
眼下的小八爷却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他该怎么告诉良嫔,她的好堂弟执行了一趟公务,就拐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