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缓步踏入奉天殿,一身白袍优雅又高贵,他利落的一掀衣袍单膝跪地。</p>
“拜见父皇。”</p>
朱元璋满意的点头,“快起来吧!”</p>
朱桢起身,一瞬间就被朱元璋手上拿着的两个铁球吸引了注意。</p>
“父皇这拿的是……”</p>
朱元璋低头看了一眼,连忙把铁球放好,轻咳一声。</p>
“只是闲来无事随便玩玩,你来找咱是有何要事?”</p>
这转移注意力的速度让手下都惊叹。</p>
朱桢眼神一眯,总觉得没那么简单。</p>
那两个球好像是铁球,而且似乎一大一小……</p>
这下子朱桢瞬间眼睛一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原来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事,没想到这么快老朱就知道了。</p>
老朱还怕他知道呢,毕竟只有答不对的人才会想要去验证一番,知道答案的人无需多此一举。</p>
老朱怕丢人。</p>
朱桢唇角一勾,也顺了老朱的意,装作不知道。</p>
“父皇,儿臣是有事来报,今日因为情况紧急,请蒋瓛大人帮忙去查了一点事情,特地来告知父皇。”</p>
朱元璋现在满脑子都是验证两个铁球的事,也没什么心思去听他的话,满不在乎的摆摆手。</p>
“咱知道了,老六有心了。”</p>
之前让蒋瓛跟着老六做事也很多次了,就这点小事老六还要来禀报,当真是死板不知变通!</p>
朱桢又继续滔滔不绝的把征集编辑和记者的事情从头到尾禀报了一番。</p>
朱元璋刚刚才听过一遍,现在又听朱桢汇报,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p>
不过,朱桢的话倒是让他忽然对另外一件事有了好奇心。</p>
“你第二个题目是什么?”</p>
朱桢唇角瞬间笑了,就知道你丫的忍不住要问。</p>
“第二个题很简单,不过是鸡兔同笼的问题。”</p>
“鸡兔同笼?”</p>
“题目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父皇,以您的聪明才智,这题对您来说并不难吧。”</p>
朱元璋嘴角一抽,“当然不是问题。”</p>
于是他立刻开始绞尽脑汁的思索。</p>
大约一炷香之后,他忽然眼睛一亮。</p>
“这我知道了,十二只兔,二十三只鸡,你说咱的答案对与否?”</p>
朱元璋说着,脸上还带着得意自信的神情。</p>
朱桢迅速点头,用一种近乎棒读的语气称赞道。</p>
“父皇好厉害,答案正是这样,不愧是父皇,就是厉害,当日连杨寓都没算的出来。”</p>
杨寓:……我是出题人啊喂!</p>
朱元璋轻哼一声,“看来你那些所谓的天才手下,还得多练练啊!”</p>
朱桢含笑点头,“父皇说的对。”</p>
他抬头,“父皇,事情禀报完了,若是没有其他的事,儿臣便先告退了。”</p>
朱元璋巴不得他赶紧走。</p>
“嗯,你快走吧。”</p>
朱桢悠然转身,临走之前,忽然回头提醒了一句。</p>
“父皇,铁球从高处抛落的时候,可不要用力,让它们自然掉落哦!”</p>
朱元璋脸色顿时一黑,下一秒抄起鞋底就要狠狠丢过去。</p>
可是朱桢跑的倒是快,一溜烟就没影了。</p>
手下竭力克制着不笑,面容保持着严肃,差点憋出内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