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 </p>
应天府城门之前,数千将士迎风而立。 </p>
马背之上,朱桢,朱棣,徐允恭三人脊背挺的笔直。 </p>
三人的身旁,是一匹高头大马,马背上的徐达一身甲胄,腰间横跨一柄长刀,刀身之上寒光粼粼,杀意森然。 </p>
一旁的朱桢和朱棣三人,皆是身着甲胄。 </p>
而在他们的面前,则是朱元璋,马皇后,朱标,蓝玉等人,皆是大明朝的肱股之臣,中流砥柱。 </p>
马皇后看着马背上的朱桢朱棣二人,凤眸之中生出一抹担忧,不放心的嘱咐道:“老四你大伤初愈,到了战场之上定要小心!” </p>
“老六,你定要听四哥的话,莫要单独行动,一切行动听指挥,兄弟齐心方可断金。” </p>
听着马皇后的嘱咐,兄弟二人齐齐拱手,冲着马皇后行礼,“母后放心,我们兄弟定会齐心协力,给您,给父皇,更是给大明的子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p>
马皇后重重点头,接着从凤撵之上下来,朝着朱棣朱桢兄弟二人走去。 </p>
见马皇后而来,二人连忙翻身下马,躬身行礼。 </p>
马皇后上前,替二人整理一番甲胄,“老六,母后知你有惊世之才,但这次不必你往日练兵,定要万分的小心。” </p>
“母后不愿再见到你们兄弟之中有任何人流血受伤了…” </p>
说着,马皇后便是眼眶一阵微红。 </p>
见她如此,朱元璋快步而来,打量着眼前的兄弟二人,眼中皆是掩饰不住的赞赏,“好儿子!不愧是咱朱重八的好儿子!” </p>
“此战定要旗开得胜,为讨伐扶桑,打个头彩!” </p>
二人齐齐拱手,声音洪亮,“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p>
\"哈哈哈!父皇和大明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p>
朱元璋抬手在朱桢和朱棣的肩膀之上重重一拍,接着一甩衣袖,望向一旁的徐达。 </p>
“此番有劳天德了。” </p>
徐达摆手,朗声大笑,“大哥这是哪里话,能为大明而战,是臣至高无上的荣耀!” </p>
闻言,朱元璋扬天大笑,满脸欣慰的拍着徐达的肩膀,“天德放心,咱已经下令宁波府建造了百艘大船,你只管训练将士,还有,朕差人给你的那本兵书可要好好研读!” </p>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徐达拱手,无比郑重的说道。 </p>
朱元璋点头,转身望着面前的将士们,豪气顿生,不由得感慨道:“好兵!都是大明的好兵啊!” </p>
这时,蒋瓛快步上前,凑在朱元璋耳畔一阵低语,“陛下,俞通源之女俞千凝以及徐家上下,来为徐老将军送行了。” </p>
朱元璋点头,“既然如此,天德那咱便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p>
说罢,便扶着马皇后,重新上了龙撵和凤撵。 </p>
“王爷…” </p>
徐妙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朱桢和朱棣齐齐回神,脸上皆是露出几分笑意。 </p>
“妙云,你是来为本王送行的?”朱棣微微诧异。 </p>
徐妙云点头,却是跟在母亲徐夫人的身后,直直走向朱桢和徐允恭。 </p>
“娘,大姐,你们怎么来了!”徐允恭微微诧异道,有些自豪。 </p>
闻言,徐夫人眼眶便是一阵湿润,暗自抹泪,“允恭,你是第一次出远门,到了那战场上,定要听你爹和两位王爷的指挥,莫要…莫要伤了自己!” </p>
“娘,允恭这还未曾出发,您怎么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了。”徐妙云轻声道。 </p>
话音落下,徐夫人又是一阵抹泪。 </p>
她的这个儿子,还是第一次出远门,不过好在是跟着自己的父亲,而徐家和两位王爷也有姻亲在身,想必无论如何,他们都会看在徐达和徐妙云的面子上,对允恭照顾几分的。 </p>
“娘放心,我这次不把扶桑那个小卡拉米打下来绝不回来!” </p>
“你这孩子,净说胡话。”徐妙云秀眉微皱,连忙低声呵斥。 徐允恭站在原地,不由得一阵讪笑,但眼底对于即将到来的战场,却是分外的期盼。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