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历史女权人

第65章 芈八子(二)一代权后

芈八子的丈夫秦惠文王去世后,秦国的王位由秦武王继承。在秦武王在位的时期,芈八子的地位相对较低。作为秦惠文王的遗孀,她成为了秦王室中的一位贵妇,但却没有实际的王权。 芈八子在秦武王时期的地位,主要是基于她的婚姻关系。尽管她是先王的妃子,但在新王即位后,她的权力和影响力,通常会受到限制。在封建社会中,王室的权力,往往集中在君主手中,而妃子们的地位和权力,则取决于君主的宠爱和支持。 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是充满变数的。尽管芈八子在秦武王时期,没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可是,芈八子在这时,并没有认命,可能她还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例如,芈八子可能通过她的智慧、谋略和政治手段,逐渐赢得秦王室内部的支持和认可。她可能与其他有权势的人物,建立联系,积攒自己的政治资本,并等待合适的时机,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另外,秦国的政治环境也可能发生变化,为芈八子提供了崛起的机会。例如,可能出现政治动荡、权力争夺或外部威胁,这时候芈八子的存在和意见,可能变得更加重要。总的来说,尽管芈八子在秦武王时期没有实际的王权,但她仍然在暗中布局。 不久,芈八子果然等来了机会。秦武王,这位年轻而强壮的君主,以其非凡的勇力和雄心勃勃的个性而闻名。然而,他的命运却在一次举鼎的尝试中,骤然改变。 据史书记载,秦武王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试图举起一尊巨大的青铜鼎。尽管他有着强壮的体魄,但这一举动,最终超出了他的身体承受能力,导致他身受重伤,不久后便离世。 更令人遗憾的是,秦武王没有留下子嗣来继承他的王位。这使得秦国陷入了一场政治危机,因为一个国家,需要一位合法的继承人来确保政权的稳定和延续。没有子嗣的情况引发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诸子争位的混乱局面。各方势力纷纷崛起,争夺着秦国的统治权,这一局势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动荡。 在这一时期,秦国内部因继位人问题引发了一场政治混乱。然而,在这场纷争中,芈八子的儿子嬴稷却迎来了机遇。她同母异父的弟弟、秦国大臣魏冉挺身而出,助力嬴稷成功返回秦国,并夺取了王位,成为秦昭襄王。而作为母亲的芈八子也因此地位上升,被尊为太后,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从此之后,她与儿子共同治理国家,掌握着秦国的政权。 掌权后的芈八子,她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清除政治对手。以此来扫清自己的障碍,同时可以起到杀鸡儆猴,威慑朝堂的作用。 首先,芈八子对甘茂拥立嬴壮的行为,进行追究,欲治其罪。甘茂因惧怕被诛杀,于是逃亡到了魏国。 两年之后,魏冉剿灭了秦王嬴壮和他的弟弟嬴雍。随着秦国内乱的平息,芈八子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赐死秦惠文后魏氏。 这段历史充满了权力斗争、政治阴谋和家族纷争。芈八子作为秦国的摄政者,展现了她的果断和决断力。她对甘茂的追究,显示了她对权力的维护和对异己的清除。甘茂的逃亡魏国,则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紧张和个人的生存选择。 而魏冉的剿灭行动,则进一步展示了秦国政治的残酷和权力争夺的激烈程度。嬴壮和嬴雍,作为秦王的兄弟,他们的存在,可能对宣太后的统治构成威胁,因此被视为必须铲除的对象。 最后,宣太后赐死秦惠文后魏氏的举动,则引发了人们对她权力手段和政治考虑的思考。这一决定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如宫廷斗争、家族利益、政治稳定等。这也反映了,古代王室中权力争夺的残酷和无情。 诚然,芈八子在手握大权之际,她对权力的运用,并非仅仅局限于铲除敌对势力。在她内心深处,对于秦国的治理,怀揣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独特的施政理念。 芈八子深知,秦国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盛,更关键的是要实现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她明白,只有通过全面而有效的治理,秦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芈八子致力于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她注重政治体制的优化,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以确保国家的决策能够迅速实施。同时,她也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广纳贤能之士,为秦国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智慧支持。 为了能够推行自己所要达到的政治目的,芈八子自然要培育一套忠心于自己的政治队伍。其中,外戚势力就成为了芈八子最看重的政治帮手。 具体而言,在芈八子掌权时期。秦国的政治格局中,她的娘家人,成为了最强大的势力集团。她的弟弟、外甥、儿子,甚至她母亲的族人,在当时的秦国皆身居高位,执掌重权。 这种情况,导致了芈八子和她的亲族,即所谓的“四贵”,共同主导朝政的局面。这无疑对秦昭襄王的王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并严重削弱了他的权力。 后来,面对如此局面,秦昭襄王不得不采取行动。他精心策划,果断出手,最终成功地瓦解了这一政治势力。而宣太后也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失利,被迫退出了秦国的政治舞台。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芈八子作为一位女性,在男性主导的政治世界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她利用外戚势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后,组成一套忠心于自己的政治班底,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 在经济方面,芈八子倡导农业的发展,鼓励农耕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以保障人民的生计。她还积极推动商业的繁荣,促进国内外贸易的发展,为秦国带来更多的财富和资源。 芈八子同样关注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她重视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她也关注民生问题,努力减轻百姓的负担,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内政上,芈八子有着自己的一套施政手段,而她的施政理念,也基本都会落实。然而,在外交上,芈八子也有着自己的考量。许多次,她的外交理念和意见,都左右着秦朝对外的关系。 公元前 307 年,战国七雄之间的局势愈发紧张。此时,楚怀王派兵包围了韩国的雍氏,韩襄王多次派遣使者,向秦国求援。然而,芈八子却因为自己的故乡是楚国,而对出兵救援韩国持有不同的意见。 韩襄王的使者尚靳,来到秦国,转达了韩襄王的急切请求。然而,芈八子在召见尚靳时,却表达了她的立场。她回忆起当年服侍秦惠文王的时光,说道:“当年妾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他的大腿压在妾的身上,妾感到身体疲倦,难以承受。但当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妾身上时,妾却并不感觉到沉重,这是因为这样的姿势,对我来说更为舒适。” 接着,芈八子话锋一转,指出秦国要帮助韩国,并非易事。她认为,如果秦国兵力不足、粮草不济,那么即使出兵,也无法有效地解救韩国。而且,为了解救韩国的危难,秦国每天都需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对于她个人来说,这并没有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 宣太后的这番话,反映了她对于秦国利益的考虑。她并非不关心韩国的安危,但在决策时,她更注重秦国自身的实力和资源。这种现实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各国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宣太后的这一观点,在历史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些人认为她的决定过于自私,忽视了秦国与韩国之间的盟友情义。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她的考虑是基于秦国的国家利益,是一种理性的决策。 不过,不论芈八子当时心中的考量,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事件的结果是,秦国最终还是出兵援助韩国了。 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结盟与对抗不断变化。在这个背景下,韩襄王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的压力,他决定再派遣张翠,作为使者前往秦国,希望与秦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张翠来到秦国后,与秦将甘茂,进行了会晤。甘茂深知韩国的战略地位,对秦国至关重要。他对秦昭襄王说:“陛下,如今韩国局势危急,如果他们投靠楚国,那么楚、韩两国将会结盟,并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这将对我们秦国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我建议陛下立即出兵救援韩国,以遏制这种不利局面的发展。” 秦昭襄王听后,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他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卿所言甚善。”随即下令出兵,迅速驰援韩国。 秦国的及时救援,使韩国得以转危为安。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秦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也进一步巩固了秦、韩之间的联盟关系。 从结果来看,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芈八子第一时间作出的判断是错误的。后来,韩国第二次来求援,能够得到秦国的支持。我想,可能芈八子也是暗中点头的。因为,她在第一次拒绝韩国后,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局势的危险。所以,第二次韩国来求援。她的态度是默许的,因此秦国才能顺利出兵,解救韩国的危难。 秦国通过出兵救援韩国,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和地区的平衡。这也反映出,芈八子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能够根据形势及时调整策略,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发展。经过此次的外交历练,也为日后芈八子的外交思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公元前 287 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然而,遗憾的是,这次军事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诸侯们在成皋停战后,秦国暂时获得了喘息之机。 此时,秦昭襄王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他希望让韩国的公子成阳君,同时兼任韩、魏两国的国相。然而,这个提议却遭到了韩、魏两国的坚决反对。 在这关键时刻,芈八子通过穰侯魏冉,向秦昭襄王提出了建议。她认为,不应该任用成阳君。原因在于,成阳君曾经因为秦昭襄王的缘故,而被困在齐国,陷入困境。然而,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秦昭襄王并没有任用他。 现在,成阳君得到宠爱。秦昭襄王却又要任用他,这显然不会让成阳君感到满意。而且,如果秦昭襄王坚持任用成阳君,而韩、魏两国又不同意,这必然会损害秦国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 秦昭襄王,在听取了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建议后,深思熟虑,最终打消了让成阳君兼任韩、魏两国国相的念头。他意识到,这样的决策,可能会引发内部矛盾和外部冲突,不利于秦国的稳定和发展。 这个事件,反映了当时各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和权力斗争。秦昭襄王在决策时,需要权衡各方利益,考虑到不同的因素和可能的后果。芈八子的建议,也展示了她的政治智慧和对局势的洞察力。她的观点,帮助秦昭襄王做出了更为明智的选择,避免了可能的风险和冲突。 通过扶持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芈八子获得了心中梦寐以求的王权,让自己成为一代女权人。不过,权力在她的手上,运作的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对秦朝的发展来说,是有促进作用的。其中,也体现了芈八子毒辣决断的政治手腕,成熟先进的发展理念,以及应对时局变化,不断调整的外交理念。 总的来说,芈八子的最终政治抱负和施政理念,旨在打造一个强大而繁荣的秦国。她的努力和智慧,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她的治理理念和举措不仅对当时的秦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周宁魂穿到天启年间,作为一名学识浅薄、身娇体弱的小道士,原本是没什么宏图大志的。可他偏偏就遇到了臭名昭着的皇帝奶娘客氏,接着意外走上了一条另类的拯救大明之路。本文以宫廷政治为切入点,站在反派立场来考虑延续大明国祚的可行方案。
立在山峰的太阳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穿越海岛求生,误惹红发疯批大佬
+++++++君弑臣:“红是我的命,君是我的姓,睡你是我命中注定。”原本完成99个世界任务的上官婉儿,准备开始度假生活!谁料在时空旅行中被撕成碎片,系统自降等级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全民海岛求生世界,并绑定了一个商人系统。作为商人的第一单就是把自己售出去了,开局爆屏红色长发纹身大佬。君弑臣:“shui了,就跑?天涯海角我
猫猫爱吃番茄酱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天道弃我,那便噬天
林无道天生绝道,无法修炼,既然天地弃我,那我便噬天而行,玄幻,单女主,不玩花样,主角不圣母,智商在线
不正经的老登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斗罗:抢夺机缘后,我成就双神位
就因为骂了唐三一句挂逼,温宁穿到了斗罗大陆。还多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她,有它在,主角的所有机遇都可以抢夺。温宁:想要冰火两仪眼系统:你的温宁:想要海神传承系统:你的温宁:修罗神神只?系统:你的温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有点大声,以后我就是新的挂逼。开局双生武魂,先天满魂力,被武魂殿和两大帝国争抢,温宁果断选择武魂殿,和
忧郁葡萄干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福布斯百岁大佬过完百岁寿诞当天,穿越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成为了丁原的一个叫贾秦的义子。眼看着丁原被他最为骄傲的义子吕布弑杀,而他却无能为力。好在系统出现,而且很逆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令人死而复生!于是丁原得以起死回生。之后,贾秦凭着麾下强悍的部队,以及便宜老父贾秦的勤奋,令各诸侯颤抖。董卓无法迁都,洛阳,
诸侯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