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言,仍是你我君臣二人随意之闲谈,一不作数,二不外传。”赵煦先定下了原则,然后便开始提出了问题,“若由徐之你大展胸中鸿图、尽情书写眼前的这篇少年华夏之锦卷,将该如何落笔呢?”</p>
秦刚不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便就是史上常说的君王问策吧?</p>
在他的脑海里很快闪过了昔日文王问姜尚、孝公问商鞅、玄德问孔明、神宗问安石等等这些已经青史留名的君王问策之名篇典故。</p>
而今,他也不知,在已经发生改变的历史轨迹之下,自己所面临的这次机会,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与后果。</p>
他只知道,面对眼前的这位大多数人都太低估的天子,他骄傲且自负、激情而敏感、清醒又坚定。对他的问策,绝非普通的陈词滥调可以应付,更不是一般的奇谈怪论可以轻易打动。</p>
唯有说出一番足以触动赵煦灵魂深处的言语,才有可能让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花园漫谈,真正地载入历史长卷之中,留下足够的印迹与地位。</p>
“陛下既然又与微臣提及《少年华夏说》,当知文中关键便是以人喻国、推国及人。而恰如今日所议,人有四色情绪,则国亦也有情绪四色,也当审时度势,把控情绪,寻找最佳的发展方向。”秦刚借着今天的话题开始慢慢展开自己的观点。</p>
赵煦显然被这样的开头吸引住了,点着头继续听着。</p>
“赤色热烈,宜在逆境转折、开篇破局、一展鸿图之阶段;蓝色严谨,多在大势既定、方略鲜明、政通人和之时。此二色,为陛下所青睐且首选。但是,治国有决策者,还当有辅佐者;有掌舵者,更需要划桨者。因此,黄色坚定,当群起以响应破局热烈之气氛,此为赤黄之组合;而青色绵长,恰连绵不绝之势以续治世长计,此为蓝青组合。人之心情,可随意选择,然国之情绪,更宜此固定搭配。”</p>
“这是为何?”</p>
“色彩各有呼应,唯有固定组合方有相补之效也。如赤黄相衬,蓝青互补。”秦刚解释道,“微臣的这种色彩情绪之道,用在选材用人方面,便有实现珠联璧合之良效。用在治国理政领域,那则微言大义、洞察天机,其中奥妙,非亲历之人难以察尽。”</p>
“陛下欲以赤色激情开创盛世之景,则必求朝中重臣以黄色之持久坚决之道辅以推进,方得保障。而面对内忧外患种种种挑战之下的蓝色冷静、迟缓之举措,尤需在更长远、更周密的外部环境中置以青色绵柔之力加以保证。则国策方有相衬与弥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