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夜里九点。 一天没在后台露面的唐云风,却在夜场即将结束时,背着包打门口进来。 额头见了细汗,连呼吸都有些急促。 显然,这是赶路赶得急了。 抬腿进门,唐云风见人都还在,嘴里忍不住长吐了一口气。 “呼!” 今天确实很忙。 从早上起床,到现在都没得停。 没办法。 相声专场明天正式举办,这是自己的首秀,很重要。 可这么关键的时候,作为主心骨的师父偏偏不在家。 所以,他便跟着师娘,在大戏院那边忙活了一整天。 一直傍晚,场地总算全部归置好了。 但临了,他又不放心明天的演出,所以又急急地往园子这边赶。 老话说,男主外,女主内。 但在德芸社却恰恰相反。 外事基本由王慧张罗,后台的事情则郭德刚说了算。 谁让大家吃得是相声艺人这碗饭呢? 内部艺人手里没能耐,外部张罗得再好,那也是风中楼阁。 立不住。 手艺人手艺人,手艺才是艺人的立足之本。 当然,这是师父跟师娘俩口子打得配合。 轮到自己头上。 不但辈分小,还是两世超级光棍一个,甭管内事、外事,都得搭手才合适。 后台还是自己熟悉的那后台,一进来便舒服得不行。 今晚的节目有些延场,台上的活儿还没使完,而下场口也正围着一帮子人,在学活。 大家学得认真,连唐云风进来,都无一人察觉。 师弟们肯用心,这是好事儿,作为大师兄心里是高兴的。 唐云风谁也没惊动,走过去,远远地搭在众人之后。 抬眼往台上一瞧,此刻攒底的演员,正是高锋和栾芸平一组。 内行看门道,唐云风只瞧了几眼,心里便暗自点头。 自己不在家时,安排这爷俩攒底是对的。 高锋虽然声名不显,观众缘一般,但这半年多来,手艺提升最快的便是他。 有他在台上搭着,连带栾芸平的台风都很正。 俩人使活的节奏,也相当稳。 老艺家的风采,这便算是冒头了。 不时,在一片如雷的掌声中,攒底完成,高锋和栾芸平鞠躬下台。 观众散场,自有鹤字科的学员们张罗。 高锋转过身来,脑子里便又开始回味,自己刚才使活的过程。 这是好习惯,打他师父那儿学来的。 自古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手艺这玩意儿,更是如此。 今天琢磨,明天琢磨,天天都能琢磨出新问题来。 发现了便改,一步一磨,过硬的手艺便是这么来的,所以才叫“水磨功夫”。 高锋正琢磨着,只是一转到下场口,抬眼便看到一道白色身影,正站在人群外。 当下眼亮一亮,心中一喜。 前几天,自己得空回了一趟津城,长辈们那一顿好夸哟。 而且,就一天工夫,长辈们带着他,愣是串了不下十家津圈前辈的门。 于是,他便知道了,一向稳当的长辈们,真要骚包起来,那也没小辈们什么事儿。 当然,他心里是开心的。 为人徒子晚辈,能为师门扬名,这是荣耀。 “师叔辛苦!” “师哥辛苦!” 高锋略微拱手回礼完,直接隔着人群,率先跟唐云风打招呼。 “小风,你怎么回来啦?” 唐云风微笑着拱手道:“师叔辛苦!” 打高锋一开口,众人便纷纷回头。 一瞧,还真是大师兄回来了。 当下,心中既惊又喜。 惊得是,自己刚才学活还算认真,不然可能又得挨大师兄骂。 喜得是,大师兄回来了。 对,真的就这么简单。 只要见到大师兄,心里便没来由得高兴。 有他在场,自个儿上台使活,心里都更踏实几分。 至于是打什么时候起,有的这种感觉,那便说不清楚喽! “师哥辛苦!”众人一阵见礼。 唐云风一一回应完,直接招呼道:“明天要开专场了,今晚大伙再辛苦一点,晚点走,我们先搭搭话!” 听到“专场”二字,众人直接眼前一亮,心中大喜。 这种喜悦,外行人是无法理解的。 一个小徒弟,拜师入门学艺开始,这便不容易。 学成之后,师父才允许自己登台使活。 两步之间,需要好几年时间,很正常。 在园子的舞台上把活使稳,使出彩来,这又得很长一段时间。 积累之下,渐渐有了人气。 等到捧自己的观众多了,这才敢打算着开专场。 至此,才真正称得上一声“角儿”。 说起来,三言两语便完。 这背后,却是一天一天的日子熬出来的。 正着算,反着算,甭管你怎么算,从第一步跨到第三步,耗完整个青春都不够。 现在,眼前的大师兄,却做到了十九岁便开专场,这份能耐,让人不服不行。 为大师兄喜,同时也为自己喜。 因为大师兄的专场,也有他们的份儿。 助演演员:高锋、栾芸平,小岳、孙悦,三哥、李芸杰,烧饼、史爷。 能搭上的,唐云风都没落下。 这份喜乐,现在多少能理解几分了吧? “好嘞!” “没问题!” 众人当即表态,纷纷去换衣服。 大家高兴,唐云风是乐于见到的,但他的心里却并不轻松。 师父开相声专场,自己也开相声专场。 面上看起来都是一回事,可里头却是完全不同的。 最关键的区别,便在于观众。 师父的刚丝们,那是他用十几年的时间累积起来的,个顶个都是爱听他相声的观众。 可自己不是呀。 自己想尽办法,从内、外部引流,把1500张票全部卖完。 以自己现在的人气,唐云风没有不知足的。 可问题是,这些观众有多少是奔着听小曲、歌曲来的? 又有多少,才是真正奔着听自己的相声来的? 这账可得分开算,不能一见有人捧,便脑子发热到九十九度。 对此,唐云风的心里跟明镜似的。 当然,能引流进来,这也算能耐。 更关键的是,得把观众们留下来。 甭管他们因为什么认识的自己,最终得让他们同时喜欢上相声,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所以,明天这一场很关键。 效果好,便是滚雪球。 效果不好,便是一锤子买卖。 很快,众人再次围了过来。 天色已然不早,唐云风没有犹豫,直接说正事。 他脸色严肃道:“明天的专场,台下的观众跟我们园子里,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点大家心里要提前有数。”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都是疑惑。 唐云风继续道:“这1500位观众里,可能过半都是头一回听相声的,甚至人家压根就不是奔着相声来的……” 心中所忧,他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大家。 提前打预防针,总好过上场慌神吧? 不时,众人总算听明白了意思,旋即脸色变得跟大师兄一样凝重。 所以说,世间之事,好坏总是平衡的。 想要人前多显贵,便要熬住人后罪。 一夜成名的美梦,还是少做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