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寺再如何闹,也只有三个人,闹得再大,也没有什么水花。 倒是朝中,清查国公府以来,摆在皇帝案头的就是两沓奏折。 一沓是给苏国公求情的;另一沓是弹劾的。 苏国公,比众人想象的,都要得人心,并没有一边倒。 最叫人吃惊的,当属柳阁老,他致仕多年,未曾再过问朝局之事,一心都在着书,没想到,这回竟然也给皇帝上了个折子。 怪就怪在,他是偏向给苏国公求情那一波的。 可柳阁老,众所周知,当年致仕,就是被苏国公给排挤下台的,两人是同科进士,后来又一同被拔擢,只是从来都不对付。 最后,当然公认是,被挤出朝堂的柳阁老输了。 薛道知道这个消息后,思忖良久,最后,从家中拿了两斤好茶,向柳府递了拜帖。 得知柳阁老现下住在京郊的庄子里,薛道立时乘车前往。 显然,薛道心有困惑。 别看是被排斥出朝堂,但柳阁老心态很好,一点都没抑郁,今年也七十了,在庄子活得还算自在。 薛道进来时,柳阁老正在修改近来新作的手稿,看到他进来,搁下笔,朝他笑道:“子詹来了。” 子詹是薛道的字。 薛道在尊师重道上面做地很好,柳阁老待他也确有提携之恩,节日里,薛道即便繁忙,也都会叫薛夫人备下节礼。 柳阁老和薛道一样,也就喝茶一个爱好。 “恩师一向可好?”薛道恭恭敬敬向柳阁老行了个学生礼。 “好好,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柳阁老也跟对待晚辈一般,叫人给薛道上了茶。 薛道如往常般寒暄了一番,看柳阁老面色如常,喝完一盏茶后,薛道主动引到了正题上面。 “学生朝后同陛下议事听闻恩师给陛下上了道奏折。”薛道开口道。 柳阁老也没迟疑,直接应了下来。 “确有其事。” 薛道看柳阁老没否认,就是不反感同他继续聊这个话题的意思。 在柳阁老面前,薛道还是要多两分真诚的。 这会过来,就是为了这桩事。 “苏家的事,明面上虽还未有定论,但以恩师的韬略,该是看得出来,苏家气数已尽恕学生多言,恩师如今闲云野鹤,何必搅进这蹚混水恩师的那道折子,不仅陛下会觉得突兀,便是学生,也看不明白。” 十多年前,先帝那会儿,柳阁老和苏国公两人还是生死对头呢。 当然,苏国公那时候对头太多,柳阁老是隶属于清流党那一波的。 这会儿苏国公倒下来,柳阁老若是君子,不踩他便罢了,何必要为苏国公这么个毁誉参半的对头,去得罪陛下呢? 柳阁老倒是也没有急着反驳,而是又给薛道分了一盏茶,缓缓问道。 “在你看来,苏国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薛道微愣,抬眼看向柳阁老。 同样是七十多岁的年纪,苏国公眼眸中永远带着锐利,但柳阁老不同。 在朝为官时,是朝中有名的清流党。 脱下官服,年纪大了,倒和寻常大儒没什么区别。 谁能想到,面前之人,曾经和苏国公斗了那么多年 柳阁老一眼就看出来薛道的心思。 “只是师生间的闲聊,你不必顾及这么多。” 自己的学生,柳阁老如何不了解。 “亦正亦邪,好事做尽,坏事也做尽,有时是奸臣,有时嘛又像是良臣。” 若是说旁人,还有敷衍的嫌疑,但若是安在苏国公身上。 “说得还算中肯那你和我又是怎样的人?” 柳阁老捏了捏自己的胡须,微微颔首,再度发问。 “先生一生清正,学生望尘莫及。” 一句话,便是回答了两个人。 柳阁老看着薛道,无奈地笑了笑,而后才道。 “后半句说得不好,我一生清正,但我不如你。”柳阁老感慨道。 这话薛道当然不会接。 他们师生两人走得路本就不同,政见也不完全统一。 两个人都知道谨守初心和和光同尘。 但柳阁老更在意前者,而薛道践行的是后者。 柳阁老说完这句,看着远处的红枫树,又补了句,语气貌似有些惋惜。 “我不如你,但我更不如他。” 薛道握住茶盏的手指微顿。 这个“他”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而这句话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我不如苏国公,你也不如苏国公。 柳阁老何以对苏国公有这么高的评价? 这可和柳阁老昔年,与苏国公,与诸多世家,对战朝堂时的言辞,大相径庭。 这话听起来,倒像是彻底认可了苏国公的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