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训练方式,却是当初李芗泉前往凌霄城时,“不小心”瞧见易云霄是这般训练士卒的,当时陈再兴也说过,这是统制大人新创的战法。于是,李芗泉直接捡来使用,他认为易云霄与鞑子交战这么多年,想出来的战法一定是实用的。</p>
这些枪兵除了平日里要练体质、队列训练,其余时间就是日夜操练如何在奔跑中刺中目标五孔。而且在训练之际,他还要加入干扰,譬如在奔跑的路中堆放杂物、移动人形木板来影响士卒的命中率,这种方法简单但很有效。</p>
当然,为了激励士卒苦练本领。在征得大多数人的同意后,他在军内推行上中下三等军兵标准。以长枪兵为例,考核中,十刺八中即为中等军兵,以下为下等军兵,以上为上等军兵。下等军兵须每月扣除一斗米粮,上等军兵除每月加发三斗米粮,还加鲜肉三斤,外发一块上等兵的红色腰牌,中等不扣不加。</p>
这种激励方式简单而明确,就是要让人人争先成为上等军兵。效果也很明显,原本长宁军与张靖旧部的士卒在初试时,只有三成能达到中等军兵的要求,达到上等军兵要求的,更只一成,可谓寥寥无几,但十日后,中等军兵的比率就达到了四成半,一成半上等军兵。朱雀军除张靖旧部外,余者皆也不服气,憋着一口气迎头猛赶,中等军兵差不多达到了一成半。</p>
当然,不光要练技法,还要练团结、练耐力、练胆量等等。</p>
说到团结,李芗泉要求各什、队、都头除休沐日外,其余时间皆要与军兵呆在一处,不论训练还是吃住;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