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出题者会占些便宜。 岳清把这个机会让给她, </p>
显然是笃定自己不会输。 </p>
可公孙明月却摇头拒绝, </p>
“不如抓阄决定吧!” </p>
岳清无所谓的笑了笑, </p>
“也好,无论谁先谁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p>
很快, </p>
一名太监捧着写着先手和后手的纸条来到两人面前。 </p>
岳清随手取了一张, </p>
打开一看,不由笑了, </p>
“看来今天运气不错,我是先手!” </p>
他给公孙明月展示了自己的纸条, </p>
上面分明写着“先手”二字。 </p>
“请吧,先生!” </p>
公孙明月没有打开自己的纸条, </p>
平静地让岳清先出题。 </p>
“哈哈,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p>
“不瞒你说,我在来魏国的路上偶然作了一首好诗,” </p>
“连宗主都夸奖说是难得之作。” </p>
“不如就用这首诗作为第一题,如何?” </p>
他的话让魏国的文人们大为震惊, </p>
不知道是怎样的诗, </p>
竟然能让上官白文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p>
“悉听尊便!” </p>
公孙明月并未被他所震慑, </p>
神色依旧如常。 </p>
“轻舟已过绿野萍,满目萧瑟不见春。” </p>
“羊肠犹见冻死骨,贫母怀抱幼儿眠。” </p>
“万里黄沙裹红光,良驹低头食糟糠。” </p>
“盛世佳期有人享,不见墙下累尸骸。” </p>
这首诗一出, </p>
上官白文脸上显现出难以掩饰的轻蔑, </p>
不仅是他, </p>
在场所有非魏国的文人也都有同感。 </p>
岳清诗中的“绿野萍”指的是周魏交界之地, </p>
也就是陇西道的边缘, </p>
他以此诗描绘了自己到魏国后所见的一切, </p>
路上饿殍遍野,黄沙掩血色, </p>
无疑是在讽刺魏国朝廷无能, </p>
导致陇西遭受这样的旱灾。 </p>
魏皇的脸色也沉到了极点, </p>
没想到这岳清看似不起眼, </p>
作出的诗却是如此尖锐的侮辱。 </p>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公孙明月了, </p>
期盼她能抵御住岳清的这波攻势。 </p>
公孙明月微微蹙眉, </p>
作为文人, </p>
她自然明白接下来这首诗的分量。 </p>
沉吟片刻, </p>
她缓缓开口, </p>
“人有万亩千顷粮,却无半粒还家乡。” </p>
“天有风雨知房檐,碧波晴空忘爹娘。” </p>
“三月三日离家去,双亲苦劝不听降。” </p>
“终有一日儿成狼,磨刀霍霍向爹娘。” </p>
“好!” </p>
听到公孙明月所作之诗, </p>
魏皇忍不住高声叫好, </p>
完全不顾帝王的威严。 </p>
原因无他, </p>
公孙明月的诗完美接住了岳清的所有攻势, </p>
她把周国比作魏国之子, </p>
儿子不思进取,离家出走, </p>
后心性大变,要刀指父母。 </p>
既然魏国已是父亲,那么陇西的事自然轮不到做儿子的来管。 </p>
这才是关键所在。 </p>
果然, </p>
岳清和上官白文听完这首诗,脸色都变了, </p>
变得极其阴沉。 </p>
“我只听说过公孙才女温婉贤淑的名声,却不知还有这样伶牙俐齿!” </p>
岳清皮笑肉不笑地嘲讽道。 </p>
“先生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 </p>
公孙明月淡淡回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