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小到大这种说法未免太夸张。</p>
白忍冬是成年以后,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可能只喜欢同性的,难不成阎西越还小时候就知道这些?还小时候就出柜了?</p>
白忍冬虽然很小时候,也没少被小学里的几个狗东西欺负,但上了中学之后,欺凌事件几乎就没有,再发生过了。</p>
成长过程中被某个群体孤立这种滋味,说实话白忍冬也没有感受过。因为中学之后,白忍冬个头也长了一些,加上成绩还不错,人缘也变得好了起来。</p>
明明从小就被男生群体讨厌,长大了之后还选择继续喜欢男生,白忍冬很怀疑阎西越说的这些话,有多少可信度。</p>
白忍冬听阎西越,和他说出藏在心里的话,便有些心软地想要开导他。</p>
就像当初设身处地去开导敬书,对于结婚这件事,还是不要这么焦虑一样。</p>
白忍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阎西越。</p>
“其实我觉得,你不需要整天把自己的取向挂在嘴边,也不需要用男同来标榜自己,把自己当成是异类,或是与众不同,你完全可以融入到人群中去。”</p>
“和周围的人,成为能说得上话的朋友,就不会觉得那么孤单了。毕竟取向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全部,除了取向我们还有更多更值得关注的事情可以去做。”</p>
阎西越无奈地说,“不是我非要标榜自己,而是这个标签贴上去之后,就撕不下来。我只是想找到我的同伴而已。”</p>
难怪很多人宁愿当深柜也不想公开,说白了比起害怕世俗的眼光,更多的反而是被贴标签的不适感,只要不承认,仿佛就能保持一身的干干净净,肮脏的标签休想碰到我。甚至有的时候,肮脏的标签比世俗的眼光,毒辣太多太多。</p>
世俗可以包容你,但标签却搞臭你。</p>
白忍冬大概能理解阎西越说的那层意思,但是又不能和他开诚布公,只能劝说他,别被坏人骗,别走上歧途。</p>
虽然世界上我们可能遇到的好人很多很多,但是坏人也是说不出来地坏。</p>
白忍冬说,“不一定取向和你一样的家伙,就是你的同伴,有时候你以为的同伴,非但不是同伴,反而是潜伏的危险。我觉得嘛。你年纪还小,还是不要过多为这些无法改变的事情操心为好。大环境如此,有的时候,不说话比拼命大喊大叫着想证明自己来得安全。”</p>
白忍冬说话很含蓄,阎西越不一定听得懂。换了程有麒,其实白忍冬完全不需要和他说这些,不是小狗神经大条,而是小狗的内心,和白忍冬一样纤细。</p>
白忍冬不需要说出来的话,他都懂。</p>
他们同为南方人的性格大概就是这样,很多东西意会,比言传要来得重要。</p>
(四)白忍冬多次拒绝阎西越的邀请</p>
至少白忍冬就是这样的悲观忧愤躺平人,所以他当然要说,我们要安全。</p>
为了安全,所以我们不能喊不能叫。</p>
白忍冬说的躺平,当然不是指烂在泥坑里,而是指找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窝,像候鸟过冬一样,过好自己的小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