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十五年,三月,歧山行宫营建完成,杨坚也刚好回抵大兴城。</p>
一路舟车劳顿,杨坚回京之后,先是休息了两日,才开始处理事务。</p>
晋王到底年轻,回京当天便入宫去拜见了太子,再去向独孤皇后问安。</p>
独孤皇后安顿好躺在床上的杨坚,到殿外看到晋王,又是一阵心疼,便道:“你这才刚回来,不好好在府上陪着王妃,这般急着进宫做什么?”</p>
晋王来不及向独孤皇后行礼,而是急步向前拉住独孤皇后,看了又看,切切地道:“母亲身子可好了?孩儿实在挂念得紧。”</p>
独孤皇后喟叹一声,道:“人老了,身子大都有些毛病。”</p>
晋王先扶独孤皇后坐好,脸色忧色不减,道:“是孩儿不孝,不能侍奉母亲于膝下,连今年过年都没赶得回来。”</p>
独孤皇后嗔道:“这怎能怪你,晋王妃在孤的身边,侍奉的很好。况且,你父亲远在齐州地,幸而有你在他身边,孤心中稍感安慰些。”</p>
一说到这里晋王几欲落下泪来,道:“孩儿惭愧,父亲他在齐州受了惊,也是病了一场……</p>
那几日里,孩儿想起京中的母亲也是病体不安,心里便觉得又愧又怕!</p>
愧得是身为人子,不能替父母承担病痛;</p>
怕得是,万一父亲和母亲……”</p>
晋王垂下头来,深深呼出一口气,似是一阵后怕的样子。</p>
独孤皇后探身道:“孤的孩儿,真是难为你了。”</p>
晋王抬起头,勉强笑了笑,道:“不过,孩儿想,母亲人在京城,有太子皇兄在照料,应是尽心尽力,应是孩儿多心了。”</p>
独孤皇后脸色一变,冷哼一声,道:“什么太子,分明是个孽障!”</p>
晋王尴尬地笑了笑,向独孤皇后求情道:“太子他替父亲分担国政,莫不是……政务繁忙,疏忽了母亲?</p>
若是如此,还请母亲多多体谅皇兄,毕竟父亲不在京中,这国政也不可荒废啊!”</p>
独孤皇后脸色一黑,指了指晋王,气道:“你呀你,还想为他求情?且看他有没有把你放在眼里,领不领你这份情?”</p>
晋王一怔,又劝道:“母亲,皇兄他毕竟是太子,日后要统领江山的,政务繁忙,也是他的难处!”</p>
独孤皇后愤然道:“政务繁忙?若是饮酒作乐也算政务繁忙的话,世间就没有闲人了!”</p>
晋王默然不作声,听着独孤皇后接着骂太子,“年节下里,他擅自替你父亲携领群臣,祭拜宗庙。又在东宫宴请京中百官,那宴乐之声都传到孤的千秋殿里来了。</p>
去岁关中大旱,百姓遭灾,本就不该大摆宴饮,他倒是好,一连摆了十几天。</p>
就算你父亲不在京城,可孤还没死呢?他杨勇便俨然摆出一幅天下之主的样子来,真当这天下已是他囊中之物了么?”</p>
晋王眼见独孤皇后动了气,连忙道:“母亲息怒,身子要紧。”</p>
独孤皇后重重地喘了两口气,道:“那几日孤尚在病中,无法起身,有十几日不见他的人影,想训斥都找不到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