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妥主张 国乐应删繁就简,十二律中只取黄钟一律,废除其他的十一律,以正雅音。</p>
而苏夔则与其相反,认为删繁就简,实则是毁其根木,十二律各自都有可取之处,不可废除。</p>
二人在朝堂之上争执数次,久而不决。</p>
因为苏夔府里势大权重,朝堂之上理论之时,杨坚命众臣表决,众臣大都会附合苏夔,因而他常常占据上风。</p>
再加上何妥与他的父亲苏威早有旧怨,何妥在朝上无法辩过苏夔,便密奏杨坚,状告苏威一家结党营私。</p>
因为这封奏书描写十分细致详尽,若是属实,则会牵连吏部侍郎薛道衡、礼部尚书卢恺、考功侍郎李同和、尚书省左丞王弘等多个朝中重臣。</p>
杨坚出于慎重,特命蜀王杨秀,和上柱国虞庆则等多位亲信联合调查此案。</p>
可是苏威乃是国子祭酒,话句话说是天下学子的老师,人情往来自是盘根错结,半个朝堂都是出自于他的门下。</p>
再加上苏威本是右相,又身兼五职,各部之中皆有相熟之人,无论怎么看都像是朋党。</p>
苏夔出自于东宫,太子避嫌不敢出言维护。</p>
苏威与高颎交好,高颎也不能出言为其辩论,朋党案本就敏感,高颎一出面只会火上浇油。</p>
在这种情况下,苏威一家根本经不得查。</p>
就这样,考定钟律一事,变成了朝堂势力斗争。</p>
很快,苏威结党一案便有了结果,苏威与卢恺、薛道衡等人共为朋党,证据确凿。</p>
短短两个月间,苏威便被罢相免官,在当时的朝堂之上,受此朋党一案牵连的知名人士多达上百人,均被罢官,或是流放!</p>
似是一夕之间,朝堂之上便换了颜色,人人自危。</p>
谁也想象不到,苏夔与何妥的意气之争,竟让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p>
苏威虽然被罢相,但杨坚还是以开府的身份,放还其回到家中。</p>
入夜间,离宵禁尚有一些时辰,如意楼里人声鼎沸,人流攒动。</p>
如意楼分为三个区域,一楼大堂专接散客,吃饭听曲之所在,大多数人都选在此处用餐,人多热闹。</p>
若是喜欢清净一些的,可以到二楼雅间,既可以关上门用餐,也可以开着门听曲。只是有消费要求,需要满足一定的消费才可以上楼用餐。</p>
若是想找个私密的所在,谈些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情,那便建议往后院去了。</p>
后院雅室仅有八间,院内高林绿植,隐道纵横,却各不相连,保证从不同雅室出来的人,不会不小心的碰见。</p>
然而后院雅室的妙处,不止这一点,只要进了雅室的人,便能品尝到公主府的特供美酒,号曰:天下醉。传说这酒只有公主府有,连当今陛下所喝的,也是乐平公主呈献上去的。</p>
不过,想着这雅室有个规矩,跟麻将行那后院的规矩一样,只要听到这个规矩,大家心里都明白,得了——这俩馆子肯定是一个老板。</p>
喜欢玉骨为肌沉水香请大家收藏:(20)玉骨为肌沉水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