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第一个出了会议室。</p>
江寒一走,会议室里马上嗡嗡起来。</p>
“不会真有地震吧?”</p>
“地震肯定会有!毕竟是地震专家,毕竟是李四光的下属,水平肯定不低。但是,我觉得震级不会高。”</p>
“对,对,专家嘛,说话总是夸大其辞。把事情说得越严重,领导就会越重视,专家的作用就显得越突出。”</p>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万一有地震怎么办?”</p>
“江书记说得没错,专家可以不准,我们不能不备。”</p>
“是啊,得搞搞演练,真要有地震,能救人的命。”</p>
干部们边议论边往外走,映秀镇的党委书记徐大川、镇长石青林朝县长贺江秋走过去。</p>
“大川,青林,怎么搞的?”贺江秋正想走,看到二人过来就又坐了下来:“周总说,你们的进度太慢了!”</p>
“贺县长,这个事,主要是财政局,钱没有拨下来,施工单位也不想垫资,所以——”</p>
“别解释!”贺江秋道:“我要的是解决型干部,而不是解释型干部!”</p>
贺江秋的脾气比较急躁,抓工作就是结果导向,说得天花乱坠,结果没干成,一切等于零。</p>
没有干好,一切解释都是苍白的。</p>
去年底,贺江秋外出招商引资,承诺了很多条件和优惠政策,这才引来了一批项目,其中就有周总的炭素厂。</p>
因为映秀镇是全县的工业重镇,具有一定的基础,也有不少土地指标,所以周总把炭素厂落到了映秀镇。</p>
按照合同约定,政府要给炭素厂提代50亩土地,搞好“三通一平”,并办好各种手续。</p>
县长亲自招来的项目,各个部门都很重视,国土、水利、环保等部门基本是一路绿灯,但最后财政局的钱没有到位,而施工单位又不肯垫资,工期一直就这么拖着。</p>
徐大川、石青林先后找过财政局长,但财政局长说这个项目年初没有纳入预算,得临时调整,但县里需要用钱的地方非常多,炭素厂再急也得排队。</p>
炭素厂的土地定下来了,但迟迟没有动工,徐大川和石青林也没有向县长贺江秋汇报。其实,真要让开工也简单,镇里先垫一部分,先往前推进。但考虑到这是县长的项目,只要县长一急,财政局得想办法腾挪。</p>
能花县财政的钱,就尽量不动镇里的资金。</p>
“听好了,马上,马上启动!镇里先出一部分,财政局的钱马上补足!还有,施工单位要是不垫资就说明没有实力!完全可以换一家,不就是三通一平吗?多大点儿事?”</p>
贺江秋说完,正想走呢,站在对面的石青林却没有让路的意思。</p>
“怎么了,还有事?”</p>
“贺县长,我们镇,一周之后要接受观摩点评,我们没搞过防震减灾的演练。”石青林说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