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厂卫,唐六顺站在一旁开口道。</p>
黄册便是户籍名册。</p>
一瞬间,所有人都看向了他,但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表情,就这么直愣愣站着。</p>
于渊嘴角抽了抽,他还是第一次见厂卫,心里有些恐惧。</p>
等人将户籍名册也拿了上来,唐六顺便直接拿起来,对比翻看了起来。</p>
明初规定,土地的主人在战争期间死去或逃亡而抛荒的土地,被农户耕垦成熟的,则归农民所有。</p>
这是鼓励开荒的政策,随便能从大地主手里拿到许多土地,特别是江南地区。</p>
但是,地主拥有雄厚的财力,乘机多犁多占,以至于太祖又颁布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将豪绅地主给打了回去。</p>
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他没想过自己赏赐勋臣公侯的庄田,多者百顷,亲王庄田千顷。</p>
到了太宗永乐,宗室没有了军事上进取的机会,转头便看向了肥沃的土地。</p>
通过奏讨与他人投献的方式,可以合法获得大量土地。</p>
其中,这投献便是兼并的主要方式了。</p>
奏讨的话,皇帝还可能不答应,但是他人投献,地主豪强通过言语威胁、放贷,或其他暴力方式,让农户“投献土地”。</p>
厂卫被赋予的任务,除了监视其他三部,就是实地考察。</p>
此时的鱼鳞册其实也只能用作参考,和黄册一样。</p>
之前所说,永乐初年军屯约有六千多万亩,到永乐十年,仅有不到三千万亩。</p>
这其中,也有鱼鳞册失真的关系。</p>
最直观的,应该是洪武二十六年,田亩在册数八亿多亩,到正德元年,在册只剩四亿多,三十三年,少了一半。</p>
而且黄册也没好到哪里去,人口从六千万多降到了五千万多。</p>
光从数据对比,就不难发现,一千万人,四亿亩土地。</p>
稍微算一下人均最高峰人均十三亩田地,但是那消失的一千万人,人均占地四十亩。</p>
到了正德年,实施给官员免田政策,激发土地兼并的积极性之后,鱼鳞册就再没突破五亿亩以上,而大明二百七十六年,人口也没有多大的增长。</p>
这也是因为耕者验其丁力,就是人头税,家里的人丁越多,税收越重。</p>
再加上剥削,两者结合,自然不会有什么真实数据。</p>
唐六顺对比着,随后眉头深皱,他是接受过大院教育的,简单的算学都会。</p>
这洛阳县的田地,伊王三千顷,这还仅仅是洛阳县。</p>
这已经不是数学不数学的问题了。</p>
“伊王为何有如此多土地!”</p>
唐六顺直接问于渊这个洛阳县知县。</p>
亲王千顷田,这是固定的,不可能超过太多。</p>
“洪熙元年赵王奏请田地八十顷,自此之后,各地藩王效仿,奏请皆准,便如大人所见,再加上投献,伊王确实有此庄田,合理,合法。”</p>
于渊咧嘴露出笑容,看向唐六顺,目光中似乎含着期待。</p>
自从太祖建藩,文臣便多有微词。</p>
而仁宗开了奏请的先河,其他藩王便有模有样。</p>
所幸的是,现在还不多,但长此以往,不敢想象往后的场景。</p>
永乐朱棣私建庄田为王庄以养兵的恶果开始显现。</p>
从永乐王庄到洪熙宫庄,若是朱祁镇没死的话,后面就会出现皇庄,其后庄田遍郡县。</p>
喜欢大明:殿下请登基请大家收藏:()大明:殿下请登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