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撒议会,已经没人在这里议事了。 在听说十国联军成立后,格莱斯顿以及议员们,全都走上了街头。 一边鼓舞有些崩溃的昂撒平民,一边要求战斗到最后一刻。 昂撒平民真的被吓死了,十国,十国啊! 这里面都是列强,前五的列强全在里面。 昂撒以3000万的人口,正在对抗十亿左右的敌人。 这么一想,不崩溃才怪。 但一直以来的骄傲,让昂撒人不会轻易放弃。 格莱斯顿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驻弗、罗、梅大使立刻找上各国政府,想要做出一些让步令他们退出对昂协议。 但踏出第一步的各国,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先不说昂撒给的利益有多大,要是他们反悔退出联盟,一定会被其他国家清算。 昂撒外交官这几天求爷爷告奶奶。 甚至在本土的示意下,承诺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具体给谁,由你们自己商量。 但就算如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松口。 有句话叫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腹黑的政治家们都知道这点。 所以,死了昂撒才是好昂撒。 眼见外交斡旋失败,格莱斯顿只能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并在之后,向昂撒各大殖民总督府发去了一封电报。 要求他们尽量拖住敌人的步伐,事不可为可以投降。 格莱斯顿不是傻子,现在可不是苛责殖民地的时候,反正都要放弃了,让他们自由发挥吧。 整个昂撒本土,瞬间化身大军营。 除了必要的民用工厂,大部分和军工沾边的工厂都在转型。 昂撒本土还算好,有煤有铁,暂时可以保证自给自足。 大量适龄青年被军队征召训练。 短时间内,昂撒陆军膨胀到了80万人。 格莱斯顿的策略很简单,只要打疼了窥探本土的敌人,立刻就坐下来谈判。 给昂撒帝国争取到一个相对体面的结局。 聪明的他,根本没想打败十国联盟,昂撒能存活下来就不错了。 就在昂撒人准备保卫本土时,本土的凯尔特人闹了起来。 昂撒的民族构成相对简单,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凯尔特人为第二大主体。 在民族问题上,昂撒把凯尔特人一分为二,生活在本岛北部的称为东凯尔特人。 生活在一海之隔的凯尔特岛上的居民,被称为西凯尔特人。 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对待两族的态度上也是天差地别。 东凯尔特的地位还算可以,基本是昂撒国民的待遇。 但西凯尔特就像殖民地一样,不停被盎格鲁撒克逊人压榨。 在几十年前的凯尔特大饥荒中,西凯尔特族群失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 昂撒政府对此视而不见,甚至落井下石断绝了凯尔特岛的对外航线。 这让西凯尔特人恨之入骨,并且一直在闹独立。 之前昂撒强势的时候,西凯尔特人根本没有机会,现在,他们终于看到了曙光。 中洲历4606年,乾武十一年12月20日。 十国联盟忙着抢肉,暂时顾不得昂撒本土之时。 西凯尔特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独立运动。 民众走上街头,要求昂撒退出凯尔特岛。 部分凯尔特裔警察,直接加入了游行队列。 格莱斯顿在首都得知消息后,马上请示爱德华皇储。 按照他的想法,现在正是昂撒生死存亡的时候。 西凯尔特人的要求干脆答应了,不要节外生枝。 反正西凯尔特除了粮食作物,并不能对此时的昂撒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甚至为了弹压可能发生的叛乱,昂撒陆军还要分兵驻守在凯尔特岛。 但爱德华想的更深,一旦对西凯尔特妥协,东凯尔特尔怎么办? 没人不想成立自己的国家,除非你过的相当不错。 很明显,东凯尔特再怎么优待也比不过盎格鲁撒克逊人。 “还是镇压吧,顺便告诉驻军,必须把凯尔特岛一切有用的东西搬回来。” 听到爱德华的吩咐,格莱斯顿惊呆了。 这道命令一下,按照昂军的尿性,凯尔特岛就遭殃了。 什么叫一切有用的东西?粮食、布料、资源,甚至是女人 看着格莱斯顿不可思议的眼神,爱德华面无表情道: “如果事不可为,我们还能从凯尔特岛上得到最后的补给,如今一切都以战争为重。” 格莱斯顿张了张嘴,实在不知道该说啥。 爱德华的命令对于本土来说,无疑是最合适的。 爱德华的命令,让凯尔特岛陷入了人间炼狱。 当地驻军不由分说闯进民房,搜刮一切能带走的物资。 甚至连衣柜都不放过,这可是木材,可以用来生火。 有的城市,驻军干脆搞大封锁,一点点对城内的凯尔特军民进行搜刮。 凯尔特人不是没有反抗。 但在城市中,还是昂撒人占了上风。 凯尔特大部分独立武装都在乡下。 有组织的抢劫活动,很快蔓延整个凯尔特岛。 有人反抗被击毙,有人貌美如花下场更惨。 驻扎在凯尔特岛的昂军,本就因为十国联军的压力紧绷着神经。 爱德华的命令算是绷断了士兵们的神经。 而且,昂撒人是真的拿凯尔特不当人。 烧伤抢掠四个字,在凯尔特岛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见昂撒人自己乱起来了。 十国联盟一边往嘴里塞肉,一边含糊不清的谴责昂撒帝国。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昂军在凯尔特岛的所作所为,还是被传遍了全世界。 这要感谢尽职尽责的黑冰司昂撒分部。 昂撒人对凯尔特人的大清洗,无疑坐实了邪恶帝国的名头。 之前还有人对昂撒的遭遇表示同情的,全都闭嘴了。 爱德华的神助攻,让十国联盟身后的光环,更加布林布林 12月21日,昂属那日利亚殖民地宣布向南顺投降。 南顺统一那日利亚,该殖民地也成为了第一个投降的昂属殖民地。 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孤悬”海外的苏门塔亚在明军登陆的第二日,宣布投降。 随后,爪瓦岛根本不等明军登陆,同样宣布放下武器等待接收。 苏威西、帝文岛相继投降。 中洲只剩下奥利亚、身毒,以及加亚曼丹上的殖民军还在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