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城名额的事尘埃落定,也到了曹国华和古英离开的时候。 两人在上阳村都待了很多年,每一天内心都极度的渴望着能离开这个贫瘠的地方。 他们曾经觉得,在这里就是痛苦的煎熬。 然而当离开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在这里也收获了许多东西。 坚韧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美好的回忆、共患难的朋友 这段特殊的时光将让他们用一生来铭记。 两人走的时候是张师傅开着拖拉机去送的。 一些跟两人相熟的村民纷纷到知青点送行。 有人给拿了鸡蛋,有人给拿了自家种的菜,多多少少,都是村民的心意。 李知微、孙梅梅、袁霜、谭丽丽、陈晓慧、沈同昌、丁子易等人坐满了拖拉机,大家全都跟着去县城,送别两人。 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曹国华和古英在众人的注视下终于彻底的离开了这方土地。 在回去的路上,众人都没有说话,为朋友的离开而伤怀,也为自己的未来而担忧。 —————— 最近李知微和王继业往县里跑的时间也变少了很多,大多数时间,李知微都是叫上王继业和孙梅梅,三人在她家里一起学习。 李知微也隐晦的向两人透露了可能要开放高考的消息,两人虽然心里将信将疑,但因为信任李知微,所以李知微让干啥两人就干啥。 春去秋来。 地里的庄稼从一颗种子长到结满果实。 天气从炎热走到凉爽。 终于在1977年10月21日这一天,华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消息一出,震惊整个华国。 举国沸腾。 吉市,李家。 吕清、李泽文、李知松夫妻、李知柏夫妻全都坐在李家的小厅里。 “高考终于恢复了,不知道以后是什么政策,会不会又终止,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家必须再出一个大学生,你们都去参加高考。” 李泽文怀着内心的激动,面上严肃的看着两个儿子。 他两个儿子都是高中生,去参加高考一准行。 “爸,我不想参加。”李知松的话让李泽文和吕清心里的激动一滞。 “你为啥不参加,多难得机会啊。”吕清拔高音量说道。 李知松整个人到是很平静:“我都毕业多少年了,知识早就忘光了,再说了我现在也有正式工作,没必要再去参加考试。” “大哥不去我去,我和小英我们俩都参加。”李知柏赶紧激动的说道。 他们夫妻都是临时工,所以辞职也没啥,而且他还是高中毕业生呢,肯定能考上。 李知柏信心满满。 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牛不喝水也不能强按头,李泽文夫妻两个也没办法,好在还有一个儿子要参加,这使得两人心里还好受些。 “爸妈,你们给二姐和四妹去消息了吗?她们考不考?”李知柏问道。 吕清:“已经给他们拍了紧急电报,你爸还搜集了各种书和卷子,已经给他们邮寄过去了,过两天应该就到了。他们在乡下要是想回城就得抓住这次机会,所以肯定会考的。” 关于高考的对话,在华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中上演。 上阳村。 大队长骑着自行车一路从镇上狂奔回来。 边使劲蹬着自行车,边在村里大喊起来。 “高考恢复了,高考恢复了,大家都去晒谷场集合” 声音中难掩激动和兴奋。 凡是听到的村民都陷入了懵圈的状态里。 他们想找大队长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只见大队长骑着自行车一溜烟的就跑远了,追都追不上。 不禁令村民感慨,真是老当益壮。 一个小时后。 上阳村全体村民集合在晒谷场。 许多人都是从地里跑回来的,大家身上脏兮兮。 大队长红光满面的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报纸,开始宣读关于恢复高考的各种消息。 村民们这才从懵圈中缓过劲来,原来高考是真的恢复了,不是骗人的。 整个晒谷场顷刻间沸腾起来。 “我要参加高考” 一声声的呐喊响彻在这方天地。 知青们此刻也是激动的无以复加。 三三两两的抱作一团,喜极而泣。 他们的希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