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颂薪,身为玉璞境大修士,此时在眼前这位老人面前,那极差的脾气,也变得温顺至极。</p>
倒并非出于惧怕,而是源自内心的敬畏。</p>
只因他对面坐着的老人,不单是颍阴陈氏的祖师,更是世间独拥“醇儒”二字的读书人,是令颍阴陈氏得以冠以“醇儒陈氏”之名的陈淳安。</p>
陈淳安微笑着沏了两杯茶,推给对面的陈颂薪。</p>
“不是已经有夫子们护着了吗?”</p>
“可……那样终究会让弟子们冒险,万一夫子们一时疏忽……”陈颂薪端起茶水一饮而尽。</p>
陈淳安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做?”</p>
陈颂薪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停止此次秋考,让弟子们赶快返回书院,如此最为稳妥。”</p>
陈淳安既没点头又没摇头,只是忽然说了句与先前毫不相关的话语。</p>
“你觉得‘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说得如何?”</p>
陈颂薪闻言静下心来,这种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其实最不简单,尤其是从眼前老人的嘴里问出来。</p>
陈颂薪知晓,这既是考校,又是授业,只是他思索片刻,依旧看不出老祖到底要说些什么,只能开口道。</p>
“此话原为‘性敦朴,不拘小节’,后来变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哪怕不是读书人,也能懂得的书上道理。”</p>
陈淳安笑着再问:“书上的道理,就都是好道理吗?那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成事者,不拘小节’,你觉得如何?”</p>
陈颂薪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p>
陈淳安继续道:“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但归根到底,都和文圣一脉崔巉的事功学说,是一个道理。他的先生,文圣,曾赠他八个大字‘世风日下,罪魁祸首’,此话是在说崔巉不假,毕竟是他提出了事功学说嘛,可真正所指的,是事功学说。”</p>
陈颂薪一时间哑然,但仍然不知道眼前的老人说这些,到底有何深意。</p>
“古之道理,就‘性敦朴,不拘小节’,在我看来可以为乙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则略高,为甲下,‘成事者,不拘小节’最次,丙上。可我之今日,能给人人皆知的道理减一个字,日后这个看似道理,实则为自己做错事而辩解的话,就会让世人不分对错,而且心安理得,毕竟有‘古人云’三个字,作为立身之本嘛。”</p>
“我辈读书人,接受得了这些利己的道理,但唯独接受不了,有人把这话挑明。此次秋考,这些妖族使了些手段,如此看来妖族也不全是没脑子的。”</p>
陈颂薪大惊失色:“祖师,你是说,这些山水神祇遭逢变故,是蛮荒天下的手笔?那更应该让弟子们速速回到书院了。”</p>
“没那么夸张。至于回书院……”陈淳安笑着摇头,“读书人,山上人,来我颖阴陈氏又是求学又是修道,自然要为世道做些什么,如果看到危险,就不去管,那还读什么书,修什么道?”</p>
陈颂薪摩挲着茶杯的边缘。</p>
陈淳安笑着起身走至窗前,看着书楼外的大江奔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