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p>
“皇上驾到,众臣早朝”</p>
在文武百官的跪拜之下,建元帝高坐于龙椅之上,龙威赫赫,俯瞰着跪在殿下的群臣。</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大殿之上,响彻震天。</p>
建元帝手轻轻挥一下,“众爱卿平身。”</p>
“谢皇上。”群臣齐声道。</p>
“郑开承是朕钦点的状元,不知众爱卿觉得,给他安排何处官职合适啊?”</p>
建元帝目光扫过殿下的大臣们,龙袍加身不怒自威,声音自上首传过来沉稳又威严。</p>
一位大臣率先站出来,他微微躬身,面上带着恭敬之色,“杨大人颇为赏识新科状元,不若同蒋大人一样,去往翰林院当值。”</p>
都知道蒋南笙同安平县主婚期定在十月十八,新科状元是安平县主的表兄。</p>
而他口中的杨大人是蒋南笙的授业恩师,他短短的一句话,其中富含的深意让人玩味。</p>
不出意外的,龙椅上的建元帝眸光冷了些。</p>
“胡大人这话有些偏颇。”吏部侍郎紧接着出列,言辞恳切:</p>
“听闻状元郎游历众多地方,见识广博,不若下放到荆襄之地,改善那里艰苦的生存环境不失为一桩美事。”</p>
二人话一出,朝堂之上不再有人说话。</p>
是因为无人再敢反驳。</p>
更是无人在此之上,给圣上其他的建议。</p>
荆襄之地经济极差,百姓困苦,流民遍地。</p>
若是状元郎前去,就会变成了真正的下放,甚至此番再无返京之可能。</p>
群臣不露痕迹的看向蒋南笙,见他眼观鼻,鼻观心,丝毫没有为郑开承解围的打算。</p>
翰林院的杨大学士,亦然。</p>
此时郑开承撩起状元衣袍,恭恭敬敬地跪在大殿之上,神色坚定,朗声道:“臣承蒙陛下赏识,不管去往任何地方,任何的职位,都是为了圣上,为了天下苍生服务。”</p>
“在此之前,臣要状告当朝太傅高台,告他不慈不仁不义,请圣上明察。”</p>
说完他摘下头上的帽子,腰背挺直,目光晴朗的看着龙椅上的建元帝。</p>
郑开承话音未落,大殿之上一片哗然。</p>
群臣面面相觑,无一不面露惊色。</p>
只有几个人,神色自若,仿若未闻的站在那里。</p>
当中太傅高台,甚至都没有看向郑开承一眼。</p>
龙椅上的建元帝眉头微皱,看着郑开承沉声道:“你可知自己口中在说些什么?状告太傅,你可有真凭实据?”</p>
郑开承再次叩头,高声回道:“圣上,臣自是不敢妄言。臣的表妹就曾深受其害,被高太傅家人仗势欺人,欺辱迫害!”</p>
一个言臣走出来,痛心疾首道:“状元郎口中太傅的罪证,仅仅是你的家人同高太傅家人发生了摩擦是吗?”</p>
“人,众生百态,每日盛京街头又会发生多少场的口角,你怎可把如此可笑至极的事情,拿到太和殿上,用来污秽圣上的耳朵。”</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