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这种可能,梁琤平立刻就不困了。</p>
她委婉地问:“那我用什么打窝?”</p>
重朝笑了一声,瞳孔颜色有些清淡。</p>
“就用蘑菇吧。”他说,“在这片森林里,蘑菇会成为硬通货。”</p>
“等你成为执政官,总要建立稳定的经济体系。”</p>
“既然如此,那不如现在就确定好硬通货,你觉得呢?”</p>
第104章 应逐循光(55)</p>
梁琤平没有回到现实,没有在现实中吃过能够积累灵源的蘑菇,自然很难理解蘑菇成为硬通货的含金量。</p>
但她明白重朝的特殊,不会质疑重朝的决定。</p>
因此她只是追问:“那用来打窝的蘑菇从哪里来?像之前一样四处采摘吗?”</p>
“你提醒我了。”重朝思索着说,“大量饲养挺不错的,以后你可以搞一搞,不过现在没有这条件。”</p>
梁琤平若有所悟。</p>
她试探着问:“那我们尽快去找第三候选?”</p>
重朝笑眯眯地说:“还是一边盖安全屋一边去找它们吧。森林里的建筑还是有点少了,你觉得呢?”</p>
梁琤平当然不会反对,吃过早餐,就拎起斧头,和拿着砍刀的重朝一起出去准备建造木屋的材料了。</p>
在带第二候选前往海港前,重朝修建的几间安全屋都是向那边延伸。这一次,他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和梁琤平一起向古城前进。</p>
两人一边修建房子,一边从森林里采摘各种样式的蘑菇,打窝之余,还种了一些在新的安全屋里。</p>
或许是打窝有了成效,偶尔重朝钓鱼的时候忘记挂鱼饵,依然会有不大不小的鱼类上钩。</p>
这些鱼重朝没有吃掉,也没有放回河里,只是在每个安全屋开辟了鱼塘,将鱼群平均分散到所有院子里。</p>
忙忙碌碌搞建设的间隙,梁琤平告诉重朝,他们距离第三候选所在的部落越来越近了。</p>
“第一候选的部落就在青乌河边, 第二候选的部落在森林深处,距离海港较近,至于第三候选的部落……”她微妙地顿了顿,才说,“其实也是这半年才搬迁的。”</p>
“它们部落原本在青乌河附近,但可能是考虑到候选之间的竞争,选举开始,它们就往古城方向迁徙了。”</p>
大半年过去,它们居住的地方距离古城越来越近。</p>
梁琤平砍断一棵乔木,随口猜测:“我以前没见过它和另外两个候选交流,可能它和另外两个候选关系都不好,害怕被它们联手除掉吧。”</p>
重朝缓缓点头:“原来是这样。”</p>
他直起身,攀上附近最大的那块石头,借助地形,往远处眺望。</p>
这片森林的地势,整体来说,是靠近古城的一侧远高于靠近海港的一侧。从他现在所在的位置和角度,正好能看到他们这一路走来修建的安全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