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早过了用早餐的时间,孙子辈的湘琴姊弟,还各自蒙头,呼呼地酣睡着。</p>
昨晚临就寝前,奶奶就特意吩咐过所有人。她说:“明早,不许再打搅孩子们睡懒觉。怕他们起来饿,就把早饭搁火筒边,不管啥时候吃,保管都是温乎的。”</p>
父辈们自然点头称是。</p>
湘琴欢呼雀跃之余,也就放心安然地睡。这一觉直睡到自然醒,真是舒服极了。</p>
习惯性地先看手机,没有卢余的消息,心里难免有点空落落的。</p>
不过,很快,注意力得以转移。</p>
庭院里,传进来轻微的交谈声。</p>
原来是提前约好的两辆车,已经准时前后到了。一辆要去镇上二叔家,一辆回小城湘琴家。</p>
奶奶正细心吩咐儿子儿媳们,一趟趟,往后备箱塞东西。当然,她也忙,生怕落下一件两件,亏了谁家似的。</p>
她说:“炸货是给小琴的,炒花生是给小涵的,还有小淑爱吃的干豆角,两箱草木灰腌鸡蛋,一家一箱,辣酱别磕碰了……”</p>
一件一件,交待得清楚明白。年年均如此,奶奶总乐此不疲。</p>
湘琴不敢再贪睡,立马起床,前去帮忙。然后匆匆洗漱,吃了一碗还热乎的粥,就着流油的咸鸡蛋。临分别,又跟奶奶黏黏糊糊,说着不舍的道别话。</p>
湘涵跟湘淑也闻着动静起来了。他俩连饭也懒得吃,就奶奶长,奶奶短地,亲亲热热叫起来。</p>
很显然,湘淑活泼了许多。湘涵依然嘴甜又讨喜,逗得奶奶呵呵乐,似冲淡了一份别情。</p>
湘琴却知道,奶奶越是这样,不舍越是偷偷深藏。可是,这怎么藏得住呢?</p>
昨晚打牌到深夜,奶奶依然兴致很高,总是不忍去睡的样子。后来,见大家实在撑不住熬不过,才笑着丢下牌,摇摇手,叫大伙散了。</p>
湘琴怕奶奶孤单难过,非闹着要像小时候一样,纠缠着跟奶奶挤一张床睡。奶奶实在拗不过,便笑呵呵地应了。</p>
可她睡得太沉,竟不知道奶奶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又是什么时候就已经起来忙去了。</p>
动作轻轻,忙来忙去,只为给儿孙们精心准备一份又一份带着热乎乎真纯爱的礼物。</p>
“琴,该走了。”老妈说。</p>
奶奶掰开湘琴挽住胳膊的手,轻拍拍她的背脊,笑呵呵地说:“去吧,不用惦记我。”</p>
湘琴笑着点头,转过身上车的一瞬,眼圈早已微微泛红了。</p>
隔着车窗,她隐约看见,湘涵也是这般难舍情景。唯有湘淑,因为可以经常回来,但是一副超越年龄的淡定模样。</p>
两车人又隔窗相互话别,又齐向奶奶嘱咐注意身体之类的。</p>
奶奶笑着,一一应着,见师傅催了好几遍该走了,才故作轻松地说:“走吧,走吧,被你们聒噪了两天,也怪烦人的。”</p>
车子发动。两辆车,一辆往东,一辆向西。</p>
奶奶想追,又不知该选哪个方向,只呆呆地久立朱红大门口,不停地挥手,久久不肯离去。</p>
湘琴突然觉得这红,似离人泪,刺眼得很,遂不忍再多看一眼,刚扭过头去,不争气的眼泪,唰的一下子,流了出来。</p>
“爸爸,奶奶为什么不愿到城里住呢?”湘琴哽咽着说。</p>
她想,奶奶要能跟爸妈一起住,就不会这么孤孤单单地一个人了。</p>
爸爸长叹一声,也微微哽咽起来。他说:“是你奶奶不愿,她舍不得你爷爷啊。”</p>
湘琴无话可说了。</p>
爷爷离世多年,奶奶死守着他们的家,仿佛这样,就能守住如流的岁月,挽住幸福的往昔。</p>
从乡村到小城,依旧一路颠簸,恰如湘琴颠簸不平的心情。</p>
回到家中,爸妈还要走亲串友,提着大盒小盒的礼物,一起匆匆出了门。</p>
到了下午,湘琴才估摸着时间,提着早备好的茶礼出门。时隔一年,又一次步行在熟悉的小路上,一路追忆着往事,来赴与杨老师的茶约。</p>
走进茶室,最先映入眼帘的还是正面墙上的横幅,上书楷字:禅茶一味。</p>
湘琴微微一笑。</p>
这横幅,她再熟悉不过。那是茶文化大赛上,一位老先生当场书写,当场送给她的大赛礼物。</p>
据说,很值钱。</p>
湘琴双手接下,心潮澎湃不已,大胆表达当时一念:“我想把这珍贵礼物送给我的启蒙恩师,可以吗?”</p>
老先生微微怔愣,如大多数在场人的反应。</p>
湘琴激动地解释:“没有她引着,我就不会走上茶文化这条路。”</p>
老先生明白了缘由,欣慰地点过头,大赞珍贵的师生情谊,以及她懂得感恩之品性。</p>
事后,有人说她做秀,又有人泼过一盆又一盆脏水。</p>
时光荏苒,往事历历,追忆起来,仍觉五味杂陈。</p>
“坐吧。”杨老师说。</p>
没有久别重逢的热烈拥抱,一切都是淡淡的,如同盏中滋味浅淡的清茶。</p>
湘琴默默坐下,细细打量起对面静坐的恩师。</p>
又是一年过,她好像没什么大变化,唯鬓角添了几根银丝,神色却愈发平淡冲和。</p>
茶香幽渺,茶汤入盏,被轻轻推倒湘琴面前。</p>
湘琴轻叩三下茶桌,无声的,才缓缓端起茶盏,闻香、浅啜……</p>
“荒野白牡丹。”湘琴说。 杨老师颔首笑,“不错,舌头还是准得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