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好,我叫谭庆。” “我知道。”我随口说道。 “你如何知道?”谭庆说道。 我正好回答你告诉我的,思忖一下,这样说逻辑不合适,于是立刻重新组织语言:“是管家告诉我的。” 大家匆忙起床洗漱吃饭。 我虽然在这个时代过了将近一天一夜,可实际上我的时间才过去不到一个小时,根本就不饿,只是陪着大伙在饭堂随便吃了几口。 吃过早饭,各自忙活,有的打扫庭院,有的担水砍柴,有的修剪花卉。 大约早上七点钟的样子,有几个杂役备好四辆马车,在谭府门口候着。过了一会,谭家老太爷、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陆续出门。 老太爷虽然头发胡须都已全白,可精神抖擞,走路铿锵有力,完全不像八十九岁的老人,真不知道这次穿越能不能把老太爷等死。如果老太爷不死,我就无法调查老太爷死后的风水变动,只得再次找李鬼,重新找一个万历三十二年的墓。可就算重新寻墓,哪能那么巧,正好能找到时间合适的墓呢? 大老爷我昨夜见过,头发胡须花白,虽然他的小妾在床上说他年过半百,可我看他像是六十多岁的人。三老爷我也见过,他五十岁左右年纪,相貌端庄,留着长长的胡须。另外一个没见过的,应该是二老爷,他一脸严肃,身材魁梧,五十多岁年纪。 我记得谭氏家谱上记录,大老爷叫谭明光,二老爷叫谭明辉,三老爷叫谭明耀。 我跟着谭庆一起担水,将每个院子中间的大水缸灌满水。 穿越到明朝的第二天,就跟着谭庆一起干活、聊天,一天轻轻松松过去。 这一天,我缠着谭庆打听谭家的发迹史,我一直套谭庆的话,谭庆时而对我戒备,可过了片刻,戒备之心又消除了。就是这样,断断续续,我从谭庆嘴里得出谭家的发迹史。 本来,谭家传到谭化龙手里的,只有一家粮店,由于谭家祖辈们买了上千顷良田,生产销售一条龙,大大降低了粮食的成本,年轻的谭化龙善于经营,在奉春府,谭家粮店的粮价最低,生意最好,搞的其他粮店的生意都不好做。 谭家粮店又陆续开分店,后来又主动或被动兼并其他的粮店,最后在奉春府开了三十多家粮店,甚至又到其他州县开分店。 谭化龙不满足粮食生意,将粮食生意交给大儿子谭明光打理。谭化龙又染指奉春县的珠宝古玩生意。珠宝生意规模越来越大,逐步走向正轨,然后谭化龙将珠宝生意交给二儿子谭明辉打理。 和粮食生意不一样,珠宝生意并没有在奉春府形成垄断,因为珠宝生意不像粮食,可以在产销上一体化,况且,珠宝属于奢侈品,成本较高,利润也高,不好和同行进行恶意竞争。 人在贪欲的路上,一旦尝到甜头,就无法停下来。 谭化龙后来又在布料生意上在奉春府大杀四方,采取步步蝉食的方法,逐渐垄断了奉承的布料市场。谭化龙将布料生意分配给三儿子谭明耀经营。 五年前,谭化龙又进军绸缎生意,同时期,也创办了鸿运钱庄。 谭化龙将粮食生意、珠宝生意、布料生意的利润,放进了鸿运钱庄,然后利用鸿运钱庄的资金优势,反哺绸缎生意,通过恶意竞争,将在绸缎生意声耕耘几代人的昌隆绸缎庄的生意挤垮。 昌隆绸缎的东家钟伯礼对谭化龙怀恨在心,扬言早晚要将让谭化龙自食恶果。 到了晚上,那群将我忘记的人,又围着我聊一些我这个时代的奇闻异事。我将这里的汽车、火车、飞机讲给他们听。不同时代的人,眼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我随便说些现代的东西,他们都能好奇的目瞪口呆,只是,我说的任何话,他们都记不了太久。 二更天刚过,杂役们一个个都钻被窝睡觉。我只得独自一人睁眼等天明。 反正这里的人对我的记忆不会太久,我即便出去撞见人,过不来几分钟,他们就会将我忘记,我不必等到三更人们熟睡后才出去。 我居住的厢房里鼾声逐渐响起,于是我悄悄从床铺上爬起,穿上衣服鞋子,到院子里转转。此时一轮弯月挂在西天,院子里不算黑。 我无聊的走到院子中央,趴在水缸上,无聊的看着月亮的倒影。看了一会,我又像游魂一般,在各个亮着灯的房间里偷窥一番。 见到巡夜的护院,就说起夜上茅房,他们见我身穿杂役服,并没有过于为难。 我偷窥到二进院,在大老爷谭明光的小妾窗下多看了一会,年轻人,对那满屋春色多少有些好奇。 看了一会,我见二楼一个房间里亮着灯,我想,一楼都看遍了,何不到看看二楼? 宅院里像我们这样的杂役都没进去过,对房屋结构一概不知。我围着楼房转了一圈,不见有楼梯。我想楼梯大概在屋内。 于是我运灵气于双脚,腾空跃起,跳到二楼的走廊里。富人家的精神享受真是穷人不可想象的。我站在二楼的走廊里,借助皎洁的月光,凭栏远眺,院子里的景致一览无余。二楼比院墙高多了,在这里,能看到院墙外面很远的房屋建筑,甚至能看到街道上灯光和行人。 我看了片刻,然后向有灯光的房间里走去,走到窗户前,只见房间里独坐一个婀娜多姿,长发及腰,面目清秀的妙龄少女。 她对着镜子,优雅的梳理自己的秀发。我看的入神,于是用手轻轻的推一下窗户,想把窗户缝隙推大点,好让我的两只眼睛都能同时大饱眼福,哪想到刚推了一下窗户,窗户发出“嗞呀”的声响。 “谁在外面?”那妙龄少女听到声音,转头面向窗户。 她面部并没有惧色,可能是在自己的家里,人丁兴旺,又有护院巡夜,她确定自己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