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闲离开后,婉宁缓缓走出前厅,看到李沉站在庭院中。 她不知道他已经站了多久。 婉宁走上前去,伸手握住他的手。 李沉微微一愣,随后反握住她的。 “你来多久了?”婉宁轻声问道。 李沉看着她,回答道:“没多久,就一会儿。” “那我和宋知闲的对话,你也听到了吧。” 李沉没有否认,轻轻地“嗯”了一声。 婉宁仔细细看着他,又说:“他说他要去追查你劫狱的案件,你就不怕他查到什么吗?” 听到这话,李沉笑了笑。 “不怕。” 看着他自信的模样,婉宁不禁微微一笑,“这么有把握吗?” 李沉拿起婉宁的手,仔细端详。 这些日子以来,由于皇上对他们两人的赐婚,他们开始正式接受彼此,并逐渐尝试交往。 像这样手牵手的时刻,已经不止一次。 婉宁的手指修长而纤细,每一根都像是精心雕刻出来的,线条流畅优美,让人忍不住想要触摸。 因此,他也顺从了自己的冲动。 细细地抚摸着。 “并不是因为有把握。” 李沉抬起头,直视婉宁的眼睛,再次开口:“等宋知闲深入调查时,他会明白,我劫走的那个人,他迟早也会放走的。” 听到这话,婉宁微微挑了挑眉头。 “这么有把握?” “我不是对自己有把握,我是对宋知闲的为人有把握。” 随着李沉的话音落下,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婉宁抬头,细细地观察他的眼睛。 李沉的眼眸在微笑中闪烁着亮亮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星,温暖而深邃。 仿佛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心间,婉宁的心微微动了动。 李沉握着她的手,目光凝视着她,缓缓开口:“过些日子,我也需要南下一趟。那夜宴会上有人试图对你我不利,但至今还未能查出具体是谁,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你必须格外小心。” 说着,他又补充道:“我从西境带回了几个人,明天我会让他们到公主府来保护你,有他们在,我会安心一些。” 他的声音温柔而低沉,眼底流露出的温柔情感轻轻触动着婉宁的心房。 她从未意识到,原来李沉也能有如此细腻的一面。 她的唇角微微上扬,轻轻地点了点头。 “好。” 不久后,他们就要成亲了,确实应该逐渐适应他为自己做出的各种安排。 “南下见到宋知闲的时候,尽量避免冲突。”她带着笑意叮嘱道。 看着婉宁难得露出的俏皮模样,李沉心中一动。 他伸出手,慢慢地抚摸她的发丝,指尖轻轻划过她的耳畔。 “好,我听你的。” 看着李沉温柔的模样,婉宁感到自己的脸颊微微发热。 就在此时,楚眉的声音突然响起:“殿下,殿下!” 似乎看到了婉宁的身影,楚眉的声音高亢而明亮,“殿下,原来你在这里,薛娘子来了……” 当她看到两人亲昵地在一起时,她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我没看到,我什么都没看到!” 婉宁微微笑了一下,放下李沉的手,缓缓转过身去。 她正想调侃楚眉一番,却看到一旁笑着掩嘴的薛芳菲。 “阿狸,你来了?” 婉宁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快步走上前,握住薛芳菲的手。 “是啊,我来了。” 薛芳菲笑着看了李沉一眼,然后转向婉宁,“不知道我现在出现,是不是打扰到你们了?” “你说什么呢!” 婉宁轻嗔一声,拉着薛芳菲往宴殿走去。 “那日你接受完父皇的奖赏就返回淮乡,我都没有机会和你好好聊聊,来,我们进去好好说说话。” “好啊。” 薛芳菲笑着,又说:“那你就好好说说,自己刘家娘子的身份又是怎么一回事?” 听到这话,婉宁有些窘迫。 “其实我并不是怪你。” 薛芳菲看着她的样子,继续说道:“其实,我之前就有所怀疑,从你的行事作风来看,你并非普通富贵人家的娘子,只是我没想到,你竟是当朝的长公主殿下。” 婉宁看着薛芳菲,问:“那你可曾因为我隐瞒身份而怪我?” 薛芳菲摇了摇头。 “不怪,如果换作我是你,我也会这么做的。” “真的吗?”婉宁问。 “真的。” 薛芳菲释然地笑了笑,“后来我想了想,大燕能有你这样不顾性命也要去救百姓和追查兵器案的长公主,确实是我们大燕的福气。” 听到这些话,婉宁愣了一下。 这些话,与刚才和宋知闲的谈话,感觉何其相似。 不知道如果薛芳菲知道了自己真正的目的后,又会否还待她如初呢? “阿狸。” 婉宁开口说道:“其实,我确实有我的原因……” “我知道。” 薛芳菲笑了笑,“我真的没有怪你,一点也没有。相反,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与你相识并成为朋友。” 婉宁看着她,心中涌起一丝感动。 她也是何其有幸,这一世能与薛芳菲成为朋友。 她拉着薛芳菲坐到软榻上,问道:“阿狸,那你从何时起会进入明义堂?” “明日。”薛芳菲回答。 “这么快?” 婉宁感到有些惊讶,“你才刚到京城。” 薛芳菲笑了笑,“其实时间正好。我父亲明日也会到工部入职,我一个人在家也无事,正好就去明义堂学习。” 听到这话,婉宁点了点头。 因为,她明天也会正式开始在大理寺的工作。 “为了庆祝你如愿以偿地进入大理寺,我给你带来了一份礼物。” 薛芳菲说着,向外招了招手,示意楚眉进来。 婉宁看着两人,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来就来了,还带什么礼物啊?”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她的脸上仍然充满了期待。 已经很久没有人给她送过礼物了。 她记得,上一次收到的礼物,还是上一世沈玉容送给她的那支致命的发簪。 只见楚眉抱着一个大盒子走了进来,而后放在案桌上。 婉宁轻轻地打开盒子,里面放着的,正是当初她们在淮乡琴行买的那把古筝。 为了让它显得更古老、更贵重,她们甚至在上面刻了字,还特意用火烤过。 薛芳菲看着她,笑着开口:“古有焦尾琵琶,今有火烤古筝。虽不算名贵,但我一直觉得它特别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