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古道

第两百六十七章 盘古弓 落日箭

对峙持续了一整夜,天空中的闷雷声也响了一整夜,双方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动手。 东方九需要时间,东皇太一也需要时间。 天色即将破晓,已经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伴随着海边潮水涨落的声音,整片桑海的天空,宛如泼墨染织,像一块巨大的黑布笼罩在天穹上。 星辰密布,如明珠点缀,越发明亮,一股无形的力量正在孕育。 韩非手持一幅宽大的图卷,一路畅通无阻,走进了蜃楼最核心的密室,天枢。 天枢大殿位于蜃楼前沿最机要处,只有蜃楼楼主和主持修建的公输家主公输仇才知道它的位置。 但韩非手握蜃楼机关图卷,又有特殊感应,自然避开了所有的机关和阴阳术。 推开殿门,入眼便是一片璀璨的星空,遍布整座大殿,仿佛漫天星空都倒映了下来。 大殿中央是一座九层高的青铜机关,九层底座上依次篆刻着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天星,归藏九星,洛书九星等象征着时空天地,万物生克的符号。 中间四层空缺,邯化成的三丈金人驻守在台下,巍然不动,如若天神。 东方九双手轻抚祭台上的混沌盘,重瞳开合,三万里山海尽收眼底。 在某一个时刻,右掌变换成剑指,凝聚着五彩光辉,平平向前点出,正是那皇天四式中的大截天式。 眼前的三尺空间如琉璃破碎,一支黄金箭羽携带着足以击破虚空的力量从东海飞来。 正是那足足蓄力一整夜的盘古弓射出的神箭。 箭锋上闪烁的金革锋锐之力和死亡衰败之气令泰山上的草木一片枯黄凋零,天色为之一暗。 “嗡”那箭身颤动不息,金色的流光对准了东方九的眉心,奋力前进,不死不休。 大截天式施展出来的五色指劲点在黄金箭锋上,两股力量彼此争锋,寸步不让,天边的云彩都被这两股力量所侵染,化成金白赤蓝绿黄六色云霞。 他左手在混沌盘上一抓,混沌盘化成流光,融入他的眉心识海。 山河万里,星辰日月,乾坤社稷等异象同时在他身上显现,他的领域几乎形成了一个世界。 与此同时,落日金箭突然金光大盛,一举破开截天指劲,被东方九一把抓在掌心。 他的身体被巨力一连震退三步,衣袖下的右手中,血一滴滴往下流,但终究还是接住了。 “幸好只是一件仿品,若是真正的落日箭,今天恐怕没有这般容易接下了。” 在看到这只是一件极品灵器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了东皇太一的用意。 这分明是在试探,若是混沌界是完整的真仙器,这金箭是怎么都无法射穿祂的防御的。 可,即使是半仙器,好像也不是极品灵器就能射穿的吧? 疑惑之余,心里又不免叹息,只可惜了先前的一番布局了,还是棋差一招。 再看一眼被长戈钉死在山崖上的焰灵姬,不仅没有半分怜香惜玉的想法,反而是一股恼怒从心底里生出。 都怪玄机,都怪祂没有把剧情交代清楚,让他吃了这么大的闷亏。 自己先前的布局都是依照剧情布下的,可没想到还是被剧情给耍了。 万万没想到,阴阳家竟还潜伏着阴脉这一手暗棋,而且,就在自己身边,就在大秦的王宫里。 对于紫女他已经很小心的让韩非贴身照看着,千防万防临东巡前还是被人偷了塔,逼的他动用了这不得已的办法。 可惜了自己糊弄天下人才从公孙家,以及借着罗网势力收来的苍龙七宿,全部为人做了嫁衣。 以至于混沌盘失了淬炼之物,止步于半仙器,虽然有数十万军魂血祭淬炼和大地龙脉的协助孕养,但哪里能与苍龙七宿相比? 可恨,玄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洪荒:悟性逆天,吾为星辰之祖
洪荒:悟性逆天,吾为星辰之祖
穿越洪荒世界,太昊成了盘古胸中一口不化的浩然之气,天生主宰天地正气! 同时,他获得悟性逆天。 【你发现盘古力之法则碎片,略有所获,你领悟力之法则(8%)】 【你参悟自身浩然法则,结合力之法则,两世经验,自身底蕴,你领悟出《浩然真经》】 【你参悟诸天星辰,以人体为根基,以浩然之气为辅料,你顿悟了,创造出诸天星河观想自在法】 …… 太昊以诸天星河为引,星辰为棋
东方西岳
求仙问道
求仙问道
顾长风穿越综武世界,幼时被张三丰捡到收徒,成为武当小师叔。 天生石脉,无缘武道。 十八岁时,一朝记忆觉醒,得母星馈赠,获得逆天悟性天赋! “武道无法打通石脉,仙道总行了吧?” 灵气入体,石脉自开! 你们修武,我修仙! 研读三千道藏,身处深山与草木为伴,坐看云卷云舒,天人交感,创造出修仙功法乙木长春诀。 观张三丰突破,展露太极阴阳二气,悟五行混沌之道,创五色
芭蕉狗儿
身披战甲,嫡长女她又美又炸
身披战甲,嫡长女她又美又炸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在哭,在喊,在闹。顾明舒伸手扶住沈氏,心中翻江倒海,巨大的悲恸来袭,疼得她撕心裂肺。可面上,她却是——.........
阿晏的猫
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巫妖争霸时代,李云景魂穿洪荒,一缕残魂得毁灭魔神传承。 占洞天福地武夷山,得先天灵宝落宝金钱,入截教,得三清真传,经历千难万险,掌大教,维护玄门正宗,终得证道成圣。
海啸.
炎神之录
炎神之录
《炎神之录》慌乱,天灾,还是人为,世界的平息只是短暂的。一切为了利益制造乱世之争的邪恶人士与正义人士做斗争,让凡人们陷入恐慌之中。在此一把神剑诞生。
工藤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