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仁来到火拔归仁身旁,用马鞭指着魏州府府门。沉声开口道。 “我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要还是攻不下来,我就亲自带队去冲门!” 火拔归仁闻言,顿感羞愧。他提起大砍刀,又召集了20多人的敢死队。 “燕王,这一次我肯定能把这府衙冲破!” 司仁目视前方,似乎没有听到火拔归仁立下的军令状。 “兄弟们,跟我杀上去!” 敢死队将盾牌放在头顶,顶着箭雨冲到了府衙门口。20多人的队伍,到门口只剩下了一半人。 司仁开口命令道。 “弓箭手,朝着院内无差别抛射,为火拔将军争取时间!” 这么浅显的道理不是火拔归仁不懂,只是因为效果不佳,所以才没有让弓手放箭。 也不知道这院子里是什么样的结构,每轮箭雨都不能对里面的人造成伤害。 有了弓箭无差别的掩护,让门口的敢死队有了喘息的机会。 几个人背靠着高墙,然后将手中的钩锁用力抛了上去。 待固定好后,敢死队便开始攀登高墙。 “杀!” 他们刚翻进院墙,就爆发出了喊杀声。 “杀!一个不留!” 5分钟过去了,喊杀声还在继续,没有停下来的样子。 司仁的双眼虚眯,命令身后的弓箭手准备在箭矢上缠绕火油布。 一旦里面的喊杀声停止,那就只能选择用火箭把这魏州府给烧了。 虽然这么做会耽误很长的时间,但最起码魏州府内的抵抗人员算是被彻底清除了。 喊杀声渐渐小了,司仁缓缓抬起手,准备让弓手抛射火箭了。 就在他准备落手的那一刹那,魏州府的大门缓缓向两侧打开了。 火拔归仁浑身浴血,他身后只剩下两名敢死队员,而且看上去也伤的不轻。 “燕王,末将不辱使命。” 火拔归仁说完,便直接仰头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身下压着数名大唐士兵的尸体。而在府门内,士兵的尸体都被摞成了一座小山。 粘稠的血液从门槛下的缝隙流了出来,直到司仁战马脚下也没有停止的迹象。 “去几个人把他们带出来,然后送到郎中那进行救治。 告诉郎中,如果他们三个有任意一个人死了,本王就要用他的命来偿!” 士兵用简易担架抬起火拔归仁急匆匆的就要离开。 司仁策马来到担架旁,翻身下马。 “火拔,这次你干的漂亮。什么也不要想,好好养病。 接下来还有更加艰难的战斗在等着我们。 名义上,你们是我的手下。可实际上,你们与我出生入死多年,早已情同手足。 等这场战斗结束,还有天大的富贵在等着你们呢。 所以,你千万要挺住。” 火拔归仁嘴角渗出血沫,强撑着睁开双眼,牵强的扯起嘴角。 “燕王我我还死不了 阎王爷他不敢收我” 司仁轻轻拍了拍火拔归仁的手。随后对着抬担架的两名士兵嘱咐道。 “去送火拔将军找郎中吧。” 他回身翻上战马,然后带着大部队冲进了魏州府内。 “给本王搜,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如遇反抗就地格杀。” 身后的大批士兵冲进府中大肆搜捕。 微弱的喊杀声证明府中还有大唐的士兵进行抵抗。 凄厉的哭喊和救命声时断时续,说明府中还有魏州府的家眷。 司仁在院中等了半个时辰。这段时间里,士兵陆陆续续从各个房间带出来一些妇孺,老人,还有一部分缴械投降的士兵。 原本空旷的院子里,很快就堆满了人。 司仁骑着战马,居高临下的看着跪在地上的这群人。 “你们之中谁能说的上话?” “” 司仁嗤笑一声。 “没人回答? 那行。” 随即他用手指向了一个8岁左右的孩童。 “去,把这个小孩抓过来。” “娘~娘~救我,我害怕。” 一个女人从人群中站起,一把将孩子护在了自己怀中。 “大人,孩子是无辜的,求求你,放过他吧。” 士兵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司仁,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们粗暴的将这对母女分开,然后像拎小鸡仔一样的把小男孩带到了司仁面前。任凭女人如何哭喊和求助,都不为所动。 司仁看着小男孩,脸上难得露出和善的笑容。 “小朋友,告诉叔叔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男孩缩着脖子,眼中尽是害怕。眼泪噼里啪啦的往下掉。 见小男孩不回话,司仁不由的轻轻摇头,随后提起自己的长枪抵在了小男孩的眉心处。 孩子的母亲见状,立刻从人群中跑了出来,冲向自己的孩子,结果却被士兵拦住了。 不管她如何挣扎,如何祈求,士兵都没有把她放过来。 “大人,我求求你了。他还小,他什么都不懂。 你要杀就杀我,我愿意代替他去死。” 女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司仁不断的磕着响头。 “魏州太守在哪?只要把他交出来,这个孩子就能活。 如若不然,不仅这个孩子要死,你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了。 千万别挑战我的耐心。” 人群中,一个赤膊上身的男人站了起来。 “我就是魏州太守王贵。 你的目的达到了,现在能把孩子放了吧?” 司仁上下打量着王贵,随后摇了摇头。 “你就是王贵?上前几步,让本王好好看看。” 王贵昂首阔步的来到司仁面前,然后被士兵按倒在地。几次想要挣扎起身,但都没办法挣脱。 “哥舒翰,你是大唐的罪人。你会被后世唾弃千百年。 因为你的自私自利,致使整个大唐陷入动荡。战火四起,民不聊生。” 司仁闻言笑了起来。 “从古至今,从来都是成王败寇。只有胜利者才能谱写历史。 况且,我并不认为我会输,我也没理由会输。 大唐的压的百姓喘不上来气,并且连年战乱不断。 常年的争斗致使国内的青壮年急速减少。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不出50年,大唐必然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