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子下边是常年扎在这里买菜的菜贩子,边上有一条道是专门留给乡下来的农户摆摊用的,地方都是临时的,谁来的早谁占着用。</p>
不少打着伞或者披着塑料纸的人蹲在那说着闲话等着买东西的人上门。</p>
卖葱的,卖浆水菜的,卖青椒的,甚至还有卖南瓜的,只要是这个季节地里边有的都有人在卖,那葱洗涮得到白白净净的一点泥都不沾,用粽叶子绑成一小捆一小捆的,</p>
市场里面有人但是也不多,挑挑拣拣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挑到自己跟前,能把面前那总共加起来都不到几十块钱的东西卖出去。</p>
再去外边大街上转了一圈仔细的看了看门市,因为没有什么人,所以都冷冷清清的,有坐在那织毛衣做针线的,还有在那抱着膀子聊天说闲话的,还有坐在屋里看电视的。</p>
她买了两斤醋一包白糖,顺便按着尺码买了三双泡沫鞋底子一根钩针。</p>
卖东西的老板是个看起来五十来岁微微发福的女人,很是客气,见她买鞋底子又买钩针问她要不要毛线。</p>
安小五说家里还有呢。</p>
“以前勾过毛鞋啊?”</p>
“没有,以前爱织毛衣,还剩了些线,我看见人家勾这个,想买了回去试试看。”</p>
“晓得咋起针不?”</p>
一块钱一双的鞋底子,一块钱一根的针,一共就花了四块钱,老板娘还热情的教了她咋起针。</p>
安小五感叹:“才买你这点东西还学了一门手艺。”她脸皮也算是厚了,依旧觉得很不好意思。</p>
“这算啥手艺,做我们这行的一块钱都是生意,做的是一回生二回熟。你看我这,小到几毛钱的针线,大到几十块钱的鞋子,还有各种布料,毛线啥都有,这样不卖那样卖。今天你买四块钱的东西,说不定哪天就需要四十块钱的东西。</p>
满大街都是卖东西的,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