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清话事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6章 大清朝隐隐失控(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督粮道于运和经此惊吓,再次大病一场。没过2日,自有亲信家人手持老爹的书信赶至。信中并无过多的责骂诘难,而是再次讲述“为官之道”,让“宦海经历稚嫩”的儿子吸取教训,日后争取做的更好。于敏中一介汉臣能够在军机处四平八稳,官至首魁,其人的正治智慧不可小觑。农夫的儿子常火炎被定为了“江北特大谋逆集团”的主谋。诛9族,掘祖坟。满官太仆寺卿的儿子关铭恩伏诛,家眷流放盛京,保留了部分财产。关家的2个儿子在盛京八旗都统衙门各挂了个8品、7品的闲职。他的女儿还嫁了盛京城外的一户举人为正妻。相比以前的日子,肯定是一落千丈。可比起普通百姓又不知高了多少层。这样的处置看似不符合常理,实际上非常正常。雍正那么苛刻的人,年羹尧那么大的罪。最终,也不过只是连带赐死了他的一个儿子。其余的儿子、孙子,包括年的老爹依旧寿正终寝,而且终生拿着朝廷发的薪俸。“手握重兵、谋逆、大不敬”的年氏族人都不必死,何况“贪心裹挟、以至从犯”的关铭恩呢……三法司审判参考了先例。从这一点讲,我大清鄙视蛮夷是有道理的。欧夷、米畜所谓的先进判例制度,实际上大清早就出现了。洋人有的,大清都有。洋人没有的,大清也有。同时,和珅也有暗示,既然人已经没了,那家眷可以网开一面,不必赶尽杀绝。三法司了然于心。和珅那是御前。】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psshu.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