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池之心,久悬于怀,今终得归家,探视老母秦王氏。 沿途马蹄疾疾,风尘仆仆,然秦池之内心,却满是期盼与喜悦。 秦王氏自闻儿子归来,早已于门前等候。 望见秦池身影,眼中闪过泪光,母子相拥,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秦池细细打量母亲,见她虽年岁已高,却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心中甚是宽慰。 “母亲,孩儿不孝,让您老人家挂念了。”秦池跪地叩首,声音哽咽。 秦王氏扶起儿子,笑容满面道:“我儿如今已是左庶长,光耀门楣,为娘怎能不欢喜?快起来,让娘好好看看你。” 秦池依言起身,将任职之事详细禀告母亲。 如今他已经能执圭上朝,位列卿班了! 秦王氏听后更是喜不自胜,连声道:“好、好、好!我儿有出息了,你父亲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提及父亲,秦池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他清楚记得,当年父亲因逃避兵役而被罚没田宅,使得家中在乡里备受冷眼与嘲讽。 那些日子里,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饱受艰辛。 如今自己功成名就,终于能够为家族正名了。 秦王氏似乎看出了儿子的心思,轻声道:“池儿,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你现在已经是左庶长了,咱们家也总算扬眉吐气了,为娘想回东溪里去看看,邀请乡亲们来家里办个宴席,好好庆祝一番!” 秦池闻言心中一动,他明白母亲的想法。 锦衣不夜行嘛! 这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自己升职之喜,更是为了向乡亲们展示他们家族已经今非昔比,重振雄风了。 于是,他点头答应道:“母亲所言极是,孩儿也正有此意,咱们这就回去准备准备。” 秦王氏听后大喜过望,忙吩咐家中仆从开始张罗起来。 秦池也亲自过问各项事宜,务必要做到尽善尽美。 他要在这一天让所有看不起他们家族的人都知道,秦家已经崛起了!! …… 夜色渐浓,银月高悬,秦府之内灯火通明,晚膳时分,母子二人对坐而食。 秦王氏忽提及秦池婚事,言及咸阳中多有人欲与秦家结姻,其情切切,似有所图。 她含笑而道:“池儿,你回咸阳这些时日,为娘见多人来访,皆言欲与我家结为百年之好,你年岁已长,建功立业固然要紧,但成家立业,亦是人生大事,不知我儿意下如何?” 秦池闻言,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股无奈之情。 他放下碗筷,叹了口气道:“母亲,孩儿现今尚年轻,心中所图者,唯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婚姻大事,容后再议可否?” 秦王氏闻秦池之言,脸色一沉,板起面孔道:“池儿此言差矣!你既有功劳爵位,更当思及后代,承袭爵位,延续香火,乃家族大事,你岂能只顾自己建功立业,而忽略了家族传承?” 秦池心知母亲所言非虚,然他心中所系,却非一般女子所能理解。 他望向咸阳宫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渴望,却也有几分无奈与怅惘。 “母亲,”秦池轻声道,“非是孩儿不愿成家,实乃心中有所图,以孩儿现今之爵位,尚不足以向那尊贵之人提亲,孩儿所愿者,非寻常姻缘,而是能与那尊贵之女结为连理,共谋大业!” 秦王氏闻言一怔,她自然明白秦池所言“尊贵之女”指的是谁。 这里是咸阳城,是帝都! 谁最尊贵?自然是陛下! 尊贵之女……不就是公主吗? 秦王氏沉默,然她亦知此事非同小可,非但关乎秦池个人前程,更关乎整个家族未来。 她叹了口气道:“池儿,你所图者大,为娘自当支持,然此事非同小可,需从长计议。” 秦池点头称是,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他知道自己的婚事不能草率决定,必须寻得一个能与自己并肩作战,共谋大业的伴侣。 而这样的伴侣,绝非寻常女子所能胜任。 要知道,秦,二世而亡! 秦池必须在这些年内,立下大功业,拥有自己的基本盘,才能在未来,有一自保之力! 当然,如果能避免始皇帝驾崩之事,当然最好。 可他现在,虽然已经是左庶长了,但其实,真的不能左右什么大势。 就连他,想让始皇帝先驱逐匈奴,再伐百越,都办不到。 朝中人人支持先伐百越,他一个人,又如何能改弦更张呢? 母子二人又谈了些家常琐事,气氛渐趋缓和。 然秦池心中所系之事,却未曾放下片刻。 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需勇往直前,才能有所成就。 晚膳过后,秦王氏回房歇息去了,秦池则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之中,仰望星空沉思良久。 …… 咸阳城中,连日来传闻纷纷。 秦廷有意挥师南下,伐越复仇之消息,如春风拂过野草,顷刻间传遍宫廷巷陌。 此消息一经传出,屠雎、赵佗等名将府邸,因伐越之重任或将落于其肩,气氛顿时变得异样热烈。 屠雎府中,更是热闹非凡! 其占地广阔之府第,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府中仆人穿梭如织,各色人等络绎不绝! 虽伐越之令,尚未正式颁布,然秦国上层公卿,及一些高级将领已知此消息! 加上屠雎年轻有为,武勇过人,深得秦王宠信,是以咸阳大族纷纷前来巴结,欲图借此机会攀附高枝! 是日,屠雎府中正厅设宴,款待前来道贺之宾客! 席间觥筹交错,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屠雎满面春风,端坐于主位之上,接受众人之敬酒与恭维。 他心中暗自得意,想到自己即将担任伐越之重任,不由得豪气干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席间有一人,忽然起身问道:“将军此次南下伐越,不知有何良策以教我等?” 屠雎闻言微微一笑,放下手中酒杯道:“伐越之策,在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越国地广人稀,兵力分散,我军只需选准时机,集中兵力一举突破其防线,便可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