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要怎么去弘文馆……程俊思索着。</p>
从国子监去弘文馆,路途不远,但是,李世民只降旨让他来国子监读书,没有说可以去弘文馆。</p>
冒失去的话,轻则被人拦在外面进不去,重则被参一本抗旨不遵……</p>
所以,要去弘文馆的话,必须有一个正当的理由。</p>
这样的理由不好找,毕竟是用来应付李世民,李世民现在对他的警惕心,已经到了最高点,现在他说的每句话,李世民都会拆开好好琢磨。</p>
这也意味着,想让李世民答应自己去弘文馆,是不可能的事……</p>
程俊思索了半天,发现什么理由都不好使,不由拍了一下脑门。</p>
我想理由干什么我应该想兵法才对。</p>
去弘文馆的目的,是为了太子,见太子的话,不一定非得找一个理由,兵法也一样行得通。</p>
“好了,今天的讲义就到这里。”</p>
这时,史茂典声音响起。</p>
程俊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一堂课已经结束了。</p>
所有人站了起来,向史茂典行礼。</p>
换做平时,史茂典会点头示意,然后在学生们的注视下离开。</p>
但今天,他没有直接离开,而是望着程俊。</p>
“史博士这是等你带他去御史台自述清白呢。”</p>
尉迟宝琳小声提醒道。</p>
程俊的思绪正穿梭在战国策、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寻找着可以拿来一用的兵法,听到尉迟宝琳的声音,他抬头望向史茂典,忽然福至心灵。</p>
有了程俊想到一计兵法可用,脸上露出笑容,迎上史茂典的目光,说道:</p>
“史博士,我刚才想了想,觉得我有必要跟你说清楚,我这次来国子监,读书是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程俊奇怪道:“我为什么要让孔颖达出来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p>
尉迟宝琳反问道:“难道不是?”</p>
“当然不是。”</p>
程俊道。</p>
尉迟宝琳一头雾水,“如果不是,话可就绕回来了,你为什么要放走史茂典,让他去找孔祭酒啊?”</p>
程俊沉吟道:“我给你打个比方。”</p>
“比方说,我抓到一个斥候,然后对他说卖敌将一个面子,把斥候放了,你觉得我是什么行为?”</p>
尉迟宝琳想了想,问道:“欲擒故纵?”</p>
“不对。”</p>
程俊摇了摇头。</p>
尉迟宝琳好奇问道,“那叫什么?”</p>
程俊缓缓说道:</p>
“敲山震虎。”</p>
敲山震虎,就是故意示警,使对方震动。</p>
尉迟宝琳咀嚼着这四个字,随即恍然拍手道,“合着你是挑衅啊。”</p>
“……”</p>
程俊瞅了他一眼,虽然话糙了一点,但理确实是这个理。</p>
接下来就是看孔颖达那边会作何反应了。</p>
程俊心里想着。</p>
…………</p>
“你说什么,李少保被送进了太医署?”</p>
“又是程俊干的?”</p>
“肯定是他,自从他被陛下选为御史,宫里天天往太医署送人,不是他还能是谁。”</p>
国子监,监厅之中。</p>
一众五经博士们听到李纲入住太医署的消息,不啻于耳边响起一道惊雷,纷纷议论起来。</p>
首座上,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紫袍老者,他正是国子监祭酒孔颖达。</p>
孔颖达此刻直皱眉头。</p>
连日来,他一直听到程俊这个名字,耳朵都要听出茧了。</p>
而且,就在昨天,李纲亲自前来告诉他,说会送程俊过来读书。</p>
他希望到时孔颖达能够好好正正程俊的心术。</p>
教书育人,是国子监第一要务,这样的要求,孔颖达自然不会拒绝。</p>
让孔颖达感到意外的是,李纲前脚把程俊送到国子监,后脚,他就被程俊送进了太医署。</p>
“有点意思啊。”</p>
孔颖达自言自语道。</p>
他和李纲属于忘年交,李纲什么脾气,孔颖达很清楚,性情刚直,敢于抨击,只要他有理,对谁都不会客气。</p>
也正因为他的性格,导致李纲虽是太子老师,但却被他曾经侍奉过的那几位太子不喜。</p>
这样的性格,有一个致命的缺点。</p>
过刚易折!</p>
孔颖达暗暗摇头,以前他不止一次提醒过李纲这个问题,如果他能柔一点,或许就不会被程俊气进太医署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