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一直云淡风轻的模样终于不能维持,讷讷不敢回言。
渤海三万大军若在函谷关下有所折损,将会极大影响称雄河北的霸业。
屋内顿时传来文武畅快淋漓的笑声。
张瑞乃负手而立,俯视眼前不敢抬头的荀谌,说道:“袁绍与董卓有国仇家恨,天下人皆思助袁氏而除董氏,共推袁绍为盟主。且问,袁盟主不敢东进函谷,失豪杰之望否?孤亦诚为袁盟主惋惜!”
张瑞不欲与荀谌继续多费口舌,说道:“孤讨董,乃是为天下苍生。如今关西大旱,河南离乱。孤止戈休武,亦是为了拯救涂炭。初心不改,问心无愧。倒是袁氏兄弟,起兵乃是国仇家恨。却一个逡巡不前,一个擅杀诸侯。需认真思量,究竟何以面对天下。闻荀君家族世代贤良,却需认真思虑,这天下诸侯中,究竟谁在欺世盗名,谁又能最终成就伟业!”
早在孟县之时,张瑞就曾幻想过,荀氏子弟,分散投资,押注诸侯,怎么不押注自己。当初张瑞势力薄弱,还不入荀氏眼界。如今张瑞已是一州之方伯,天下十三州占据其一。该是荀氏认真思虑的时候了。
其实荀谌甚至其背后袁绍都不值得张瑞为其解释。历史上诸侯各自裹足不前,曹操大骂“为君等不值”,但诸侯们依旧置酒高会,不予理睬。
更何况张瑞如今已经大败董卓,将其困死在函谷关以东。只等其势力衰弱,便可趁势出击,将其彻底夷灭。完全对得起首倡义军的举动。
但是与荀谌牵连的荀彧,张瑞却比较在意,不得不保持自己的形象。
对荀谌说道:“孤与董卓势不两立,早晚必取其首级,以祭天下万民。然关西大旱,生民涂炭,恐有灾民叛乱之忧,方将大军逐一撤回,镇压地方,分兵三万屯长安,五万屯并州。”
前面的言辞激烈,是向荀谌证明鹰扬大军的功绩与问心无愧。
后面的陈述灾情,则是表明时局之无奈。
有此种种,荀谌再不甘心,亦没有立场继续指责。总不能让征西将军府不顾后方叛乱,一味的的继续猛攻函谷关。
转而说道:“若君侯确不能攻入洛阳,则董贼不可促除。袁车骑欲与君侯共谋长久之计,使海内见中兴之主。如今洛阳虽有幼君,却并非汉家血脉,而公卿以下官吏皆媚事董卓,不足为信!当前只需派兵驻守关津要塞,便足以使其衰竭而亡。北立圣君,太平之日指日可待,”
“袁车骑欲以关东诸将名义,拥立大司马刘虞为帝。君侯以为如何?”
这才是袁绍遣使的真正目的。诸侯互不统属,即便袁绍身为盟主亦无资格强令征西将军如何行事。
乃退而求其次,共谋另立新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