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三十四章郑国渠之利

只有提高农田亩产量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手段。

设想五万人所产粮食就抵曾经十万人曾经的劳碌与消耗,那此时投入六万人参与农业生产,多出的一万人所产粮食不就是社会积累的财富吗?

“关于提高农田产出,贾逵有何提议?”

“其主张有三,第一大力兴修水利灌溉,重新修缮郑国渠。”

张瑞不禁莞尔一笑,这可真是对得起贾逵历史上“贾侯渠”的称号。历史上贾逵担任豫州刺史期间,兴修水利,凿通运河二百余里,便利民生,方被冠以“贾侯渠”之称。

如今他不在豫州搞基础建设了,却跑到关中打起了郑国渠的主意。

“他对郑国渠有何想法?”

事关郑国渠,荀兴也得对着卷宗仔细比对,回道:“战国末年,秦国以郑国渠灌溉田亩四万顷,先秦以来一顷皆为五十亩,即郑国渠灌溉之田多达两百万亩。史书中言,此渠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意为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以增加土地肥力。亩皆收粮一钟。一钟即六石四斗。然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朝廷历经羌族戡乱,无力疏通,使郑国渠大面积堵塞,能用者只有其中一段。”

闻言张瑞端茶的手臂都颤抖了几下,连忙放下茶杯,关切的问道:“亩产多少?”

“据《史记》、《汉书》记载,郑国渠灌溉之田,收皆亩一钟。即亩产六石四斗。”

张瑞深吸了口气,转身看向身后的参谋,问道:“河东、太原之田亩产是多少?若孤没有记错,为亩产一石至一石半?”

赵丰立即躬身回答道:“主公明察秋毫,的确如此。寻常田地按精耕程度,产量从一石至一石半不等。水利灌溉发达之地,或能接近两石。及主公大力推广曲辕犁、钢铁农具,郡县大兴水利,今年亩产必能超过两石。”

寻常田地产量才一石半,顷遭祸乱,亩产就跌到一石以下了,即便自己大力提高生产力,亩产也不过两石左右。这跟亩产六石四斗,足有三到六倍之差!

要知道亩产六石四斗还是以前的产量,只因为郑国渠引泾水灌溉,增加了土地肥力,并未改变耕作方式。一旦使用上曲辕犁和钢铁农具,产量还能继续提升。

按亩产量七石算,两百万亩良田就能收获一千四百万石粮食。

一千四百万石粮食!

合太原、河东两郡府库也只有一百六十万石粮食。这还是有盐引开中法收割天下财富的原因。

而照料这两百万亩良田却只需要两万户人家。

也就是说长安一个县,两万户人家的产出能抵太原、河东两个郡十四万户人家。

然而整个太原的户籍都没有十四万户。

太原征兵一万八千人,以七户出一兵算,才有十二万户人家。

一城抵一国,毫不夸张。

张瑞深吸了口气,郑国渠的修缮势在必行!

“贾逵对整修郑国渠有何提议?”

7017k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痞
官痞
官场本就是江湖,不同在于一个在草莽,一个在庙堂,一个刀光剑影,一个权谋论道。 秦川,一个奔走仕途的卒子,他并不迷恋权力,却又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借机上位,因为他身上背负着沉重的使命。
佚名
姐姐好凶[七零]
姐姐好凶[七零]
叱咤风云的港城大亨梁大龙,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局,意外得知,他在大陆尚有一个外孙女。*顶尖间谍梁可风,穿成70年代来港寻父的孤女。可惜父亲续娶,亲爸变后爸。继弟继妹对她百般刁难,父亲继母甚至企图把她卖了,让傻子亲戚来爬她的床…懂唇语的梁可风洞悉一切,她磨刀霍霍给他们送去大礼:有人捂着被剁掉的手指,自首进了警署;有人被割掉宝贝,送进了医院;吓尿的继弟继妹在哀嚎声
四单铺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姜暖在十六岁那年死了,重生到了末世,又自爆后回到了第一世。夏暖发现自己木系异能和异能宠物也跟着自己穿越过来了。很好,扭转一家人的命运的命运就靠你们了。第一:阻止爸妈和舅舅换房子。第二: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和家人站到更高的地位。第三:揭露私人医院为有钱人偷取他人器官的事实。第四:干翻富家女一家为了自己一家人报仇。某人:小丫头,你是不是还忘了一件事情。夏暖:啥
柠檬糖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楼小乔腰细腿长,杏眼桃腮,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美人。一觉醒来,她穿成年代文里面的苦逼原配,为了拿到孩子抚养权能净身出户的伟大妈妈。前夫出轨后不仅嫌她丑,还嫌她俗,逼着她为了孩子净身出户。看着即将签字的离婚协议,楼小乔很大度的改口:“我是一个很庸俗的人,既然你那么喜欢孩子,我也不好同你争,孩子们都给你,我只要那些旧房子和存款,请你们一定要白头到老哦。”前夫:……
溜溜猪
缘来还是你
缘来还是你
在分手后地五年,温妍与顾墨琛再次相遇。彼时,她是产科主治医生,而他却是产妇家属。 她本以为这只是自己平静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却不知在把她拉下公交车的那一刻起,顾墨琛便没有再一次放手的打算。 重逢就像是一场甘霖,使得沉寂多年的爱意肆意生长,一发不可收拾。
仙女有点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