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八十一章粟米与麦

根据张瑞之前总结的,影响农业生产水平的几大要素,钢铁农具、曲辕犁、灌溉设施和高产作物。

灌钢法与水利锻造大大提升了钢铁产能,使农具产出倍增。

天下郡国,钢铁农具之多,无有能超过太原、河东者。

曲辕犁亦被科学院造出,只等大量生产从而售与百姓。

汾河、黄河流经两郡,官府年年兴建大量水利设施,马钧又发明了龙骨水车,使取水更加便利。

这些影响,足以使生产力水平提升数百年。亩产量从一石半提升至两石以上。

没有化肥、土豆、玉米等作物,想达到亩产量六七石是绝无可能的。

现在唯一剩下可以提升的就是选种了。

现如今世人的主食为粟,即小米。

因其重要地位,粟米被称为五谷之首。

小麦虽然也有种植,但始终不是主流。

在推广小麦这方面,张瑞还是要感谢一番汉灵帝。

随着康居、氏人、安息人等西域胡人不断内迁,西域的生活习俗诸如食胡饼之俗就传入中土,引发诸夏苗裔的仿制。《续汉书》记载:“汉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

因为京师的流行,当初南部郡县豪强皆反时,联营中的豪强便曾经以此为宴。

所谓的胡饼便是以小麦粉制作而成。

这位昏聩的皇帝,在阴差阳错下也算推动了小麦成为主食的进程。

时下关中平原和京畿地区的农夫都对种植小麦颇有心得,而且民间也出现了磨面的器械。

其实磨盘十分容易制作,科学院的教习与墨家学子连复杂的水碓都能制作出来,水力、畜力磨盘自然是轻而易举。

在这方面张瑞不太担忧,关键是如何推进种小麦的习俗。

虽然小麦在亩产量、抗旱性与口感方面都强于粟米,后世逐渐取代粟米成为诸夏的主食之一。

但种粟才是当下百姓的习俗。

张瑞便是下定决心要将这种习俗扭转过来。

粟米的亩产量只能达到两石多点,小麦却能轻松达到三石。灌溉便利,照料精良,四石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小麦更加耐旱,更能抵抗汉末这天灾不断的恶劣气候。

除此之外,深耕小麦,能够保水保肥,对土地也有利处。

这么多优点,而且后世种植上千年,张瑞没理由还放任百姓继续种粟米这种将来被开除在五谷之外的作物。

要推动这项移风易俗,官府首先要对小麦有足够的认知,总结出各种种植小麦的经验,才能派出劝农官指导百姓种麦。

而且最好是有成功案例在前,让百姓看到种小麦的丰厚回报。

知识传承是诸夏苗裔雄霸东方的一项重要原因。

在科学院内,收录了大量的藏书。

在搜寻冬小麦相关经验方面,科学院教习很快便找到了历史记录。

《左传·成公十年》:“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

晋侯欲在六月收麦,那说明小麦在冬季便已下种。

《诗经·卫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说明三晋大地的确有种麦传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痞
官痞
官场本就是江湖,不同在于一个在草莽,一个在庙堂,一个刀光剑影,一个权谋论道。 秦川,一个奔走仕途的卒子,他并不迷恋权力,却又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借机上位,因为他身上背负着沉重的使命。
佚名
姐姐好凶[七零]
姐姐好凶[七零]
叱咤风云的港城大亨梁大龙,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局,意外得知,他在大陆尚有一个外孙女。*顶尖间谍梁可风,穿成70年代来港寻父的孤女。可惜父亲续娶,亲爸变后爸。继弟继妹对她百般刁难,父亲继母甚至企图把她卖了,让傻子亲戚来爬她的床…懂唇语的梁可风洞悉一切,她磨刀霍霍给他们送去大礼:有人捂着被剁掉的手指,自首进了警署;有人被割掉宝贝,送进了医院;吓尿的继弟继妹在哀嚎声
四单铺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姜暖在十六岁那年死了,重生到了末世,又自爆后回到了第一世。夏暖发现自己木系异能和异能宠物也跟着自己穿越过来了。很好,扭转一家人的命运的命运就靠你们了。第一:阻止爸妈和舅舅换房子。第二: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和家人站到更高的地位。第三:揭露私人医院为有钱人偷取他人器官的事实。第四:干翻富家女一家为了自己一家人报仇。某人:小丫头,你是不是还忘了一件事情。夏暖:啥
柠檬糖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楼小乔腰细腿长,杏眼桃腮,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美人。一觉醒来,她穿成年代文里面的苦逼原配,为了拿到孩子抚养权能净身出户的伟大妈妈。前夫出轨后不仅嫌她丑,还嫌她俗,逼着她为了孩子净身出户。看着即将签字的离婚协议,楼小乔很大度的改口:“我是一个很庸俗的人,既然你那么喜欢孩子,我也不好同你争,孩子们都给你,我只要那些旧房子和存款,请你们一定要白头到老哦。”前夫:……
溜溜猪
缘来还是你
缘来还是你
在分手后地五年,温妍与顾墨琛再次相遇。彼时,她是产科主治医生,而他却是产妇家属。 她本以为这只是自己平静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却不知在把她拉下公交车的那一刻起,顾墨琛便没有再一次放手的打算。 重逢就像是一场甘霖,使得沉寂多年的爱意肆意生长,一发不可收拾。
仙女有点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