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大家热火朝天忙着把过去丢下的知识捡回来的时候,杨青黛意外发现唐丹妮时时望着外面的飘雪发呆。 杨青黛端着两杯姜撞奶过来,“怎么了?最近总是一个人发呆呢?” 唐丹妮抿了一口,幽幽开口:“挺迷茫的。不知道报名参加高考对不对?” “怎么说?” 她哥一年多未归,都不曾见她这般愁容不展。 杨青黛摆出一副“知心姐姐”倾听模样,还特贴心备上干果跟果脯。 唐丹妮觉得自己老大不小,又跟章国昌谈了近一年的对象,这时候参加高考也不知道会考到哪里去。 担心异地恋的话,两人感情就无法走到最后。 更担心她自己都二十一岁了,再读个三四年的大学,到时候章国昌遭受来自家中的各种压力。 毕竟他如今也二十六岁了。 本来说等她哥回来了,就带着他老娘还有章国强一起上门来说亲。 无奈她哥这一年多,只来过几封信,再多就是给邮钱。 也没说人在哪里,怎么给他回信,看来是对杨青黛陈宇等人特别放心。 “就这破事?就整得你天天魂不守舍、浑浑噩噩、不努力上进了?”杨青黛还真不敢置信。 软了好久的拳头莫名又硬了起来,真想一拳挥她脑壳,看看里边装的什么玩意。 唐丹妮急了,“哪里是破事?这是很重要的事。你还小,你不懂。” 一个p开头的字滚到舌尖又被杨青黛强行咽下去,“没什么好不懂的。就像杨子苓此前也打电话回来问我意见一样,问问章国昌的想法。” 刚接到高考恢复的消息国昌当年是在羊城的市公安局申请回调的,你说他离开这小公安局能去哪里? 脑子呢?被自己吃了吗?春节那会还信誓旦旦要赚大钱,年底就变成只要男人了?准备以后‘有情饮水饱’? 信不信你哥知道了,会直接打死章国昌?” “没、没这么严重吧?”唐丹妮有点不确定了。 杨青黛有点恨铁不成钢,还想继续说点什么敲醒她,话到嘴边又变成了:“算了,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的人生路,你自己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抉择,她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 两辈子加起来超过四十岁都没谈过一次恋爱的自己,就是不懂情情爱爱的,有比搞事业搞钱来得重要吗? 就像杨青山,得知她想考京城的学校,毅然决然选择跟她一起以后留京城发展。 他自己说的,越靠近政治中心风险就越多,但是机会也多。 如今什么都没有的他,就豁出去陪着杨青黛在京城闯一闯。 成功了,出人头地。 失败了,他也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顶多毕业后服从分配,在单位老老实实蹲到死。 “你们俩干嘛呢?” 这段时间经常往青山大队跑的章国昌一进门就看到她们两人坐在屋檐下发呆。“这外面多冷,冻病了还能去参加考试吗?” “只要死不了,爬都爬进考场。”杨青黛没好气怼了他一句。 果然男人就是祸害,影响女人搞钱的心态。 拿起自己见底的杯子,去了厨房给自己倒了杯开水转身回屋去,把空间留给那对愣头愣脑的傻鸳鸯。 “怎么了?愁眉不展的。”章国昌把自己的大衣披到唐丹妮身上。 唐丹妮抬头,直勾勾盯着章国昌的眼睛看,“刚刚被青黛妹妹教训了一顿。” “啥?”章国昌一愣,“怎么回事?” 这两人平时关系挺好的,刚刚坐一起发呆那样子,不像吵过架或是谁被谁教训的该有画面啊。 “因为我犹豫不决,不知道要不要去参加高考?”虽然她国昌的语气甚是坚定,“没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动摇你参加高考的决心,知道吗?” 最近调解了不少已婚知青准备参加高考而引起的各种纠纷,从打骂、偷偷藏起知青身份证明、考试资料,撕了准考证,甚至大打出手,动菜刀威胁都有。 另一半都担心成家的知青考上大学之后会抛家弃子,不再回来这乡下地方,为了留住成家的知青,还真的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也有支持知青参加高考的家庭,但那也是极少数。 章国昌不知道是什么动摇了唐丹妮高考的决心,但他私心觉得,唐丹妮不应该放弃这个机会。 唐丹妮瞪大眼睛:“你这么支持我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