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求取功名还是谋财害命,凡是来秦国见秦王的人,都找到了一条百试不爽的规则:贿赂秦王的宠臣。这一次,荆轲找到了中庶子蒙嘉,给他带了价值千金的礼物,让他在秦王面前美言几句。蒙嘉也许不知道这荆轲是燕国派遣过来的刺客,也许是他早已经知道了,不过在秦王的吩咐下来了一个将计就计。 秦王听了蒙嘉的介绍后,知道此次荆轲前来不仅斩下了樊於期的头颅,还有燕国督亢的地图。这是因为燕王惧怕秦王的威势,所以愿意臣服秦国,和山东诸侯一般,做秦国的郡县,但是又害怕秦王会趁机对付他,才派遣了荆轲前来。 秦王对此事很高兴,他让荆轲在咸阳宫内享受了九宾之礼。秦王穿上朝服端坐在朝堂之上,眼睛直盯盯地望着荆轲手中的那个匣子。荆轲很从容地拿着装着樊於期头颅的匣子走到了秦王面前,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然而,让荆轲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见拿着装着督亢地图匣子的秦武阳面色发白,浑身发抖,冷汗直冒,脚下发虚,一看就是被吓坏了。荆轲心中一惊,急中生智地走上秦王之处,同时还对秦武阳笑了笑,让秦武阳淡定一些。然后他转头对秦王说道:“他是北方荒野之地的粗人,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今日得见真龙天子,心中崇敬、忐忑,遂而恐惧天子的威仪,万望大王不要怪罪于他,让他能在大王面前,从容地完成使命。”秦王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他只是看了看四周并没有说什么,遂让人把秦武阳手中的地图拿过来。 荆轲依言取来了地图,心中不断回想过去自己演练了无数遍的刺杀动作,同时他也在犹豫,到底该不该杀了这个和自己素不相识的人但是很快樊於期期待的眼神便出现在荆轲的脑海中。于是,荆轲将地图慢慢地展开,进而图穷匕见,说时迟那时快,荆轲左手拉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挥着匕首狠狠地刺了下去。这时候,现实再一次证明,似乎荆轲的剑术并不是很高明,如此近的距离即使秦王早有防范,荆轲也可以在电光火石之间,将秦王诛杀于手下。但是荆轲的匕首还是落空了,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秦王挣脱了荆轲,伸手去拔剑。这时历史再次给了荆轲一次机会,那把剑因为太长,一直拔不出来。荆轲却依然没有抓住机会,只是追着秦王,绕着柱子跑,如果荆轲真的是剑术高手,这样的闹剧未免太让人啼笑皆非了。 此时此刻,秦国朝堂之上呈现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混乱。因为秦国早有法律,为免在朝堂之上出现不轨的行为,大臣们都不能够带兵器入殿。而那些侍卫虽然带了武器,却因为没有秦王的命令而只能在殿外候着。正在秦王被荆轲追杀,群臣乱作一团之时,一个名叫夏无且的御医把身上带着的药囊向荆轲扔去。这个药囊极大地影响了荆轲,使秦王有了喘息之机。 群臣趁机大喊让秦王把剑背在背上,再拔出来。这一次,荆轲剑术的低下最终成了他的致命之处,秦王拔出宝剑随意砍落,荆轲的左腿便被斩下。重伤的荆轲只能躺在地上,知道刺秦之事怕是注定要失败了。可是,剑客的尊严不容许他放弃,遂将手中的匕首“嗖”地射了出去,可是依然没有伤到秦王的一根汗毛。秦王挥剑不停地砍,荆轲浑身上下满是伤痕。刺秦重任就在这种匪夷所思的一场闹剧中,宣告彻底失败。不过这时候的荆轲,倒是变得从容和坦然了。他靠着柱子,叉开双腿,哈哈大笑道:“因为想要活捉你,让你能够归还诸侯的土地,所以才导致了事情的失败。” 不知道秦王作何感想,如果他对荆轲到来的目的,事先并不知道,则秦王可能会感佩此人的胆略,深感郁愤不已;如果他早就听说了荆轲要来刺秦,则除了耻笑荆轲的愚蠢,或者是太子丹的愚蠢之外,实在是找不到和眼前情景相对应的感想。 荆轲已经死了,刺秦也以失败告终,但荆轲却成为了此后中国历代侠客的典范。 群臣在这一次事件中,为挽救秦王的性命,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是故刺秦事件之后,秦王政论功行赏。夏无且因为护驾有功,得到了秦王的赏识。 国内既定,秦王大军就要兵临燕国城下了。一时之间,赵国旧地的秦军数量不断增加,王翦也在秦王的命令下开始攻打燕国,不久便攻陷了燕国都城蓟城(今北京)。 燕国王室只能率领精锐部队,暂避秦军锋芒,一路且战且退,到达襄平(今辽宁辽阳)。秦王自然不会就此放过他们,秦军在优秀青年将领李信的带领下,疯狂地追击燕军,眼看燕国最后一块阵地就要失去,燕王顿时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候,代王赵嘉向燕王建议,不如杀了太子丹以平息秦国的愤怒。燕王依言而行,他哪里知道此时秦国想要的已经不再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国家,而是整个天下。虽然秦国暂时放过了燕国,转而攻击其他国家。但待其得天下初定之后,秦军便将燕国灭掉,燕王喜也被俘虏,秦国终于一统天下。 此时,距离太子丹之死,才区区5年时间。 荆轲死了,太子丹死了,燕国也亡了,只留下荆轲刺秦的传说。或许荆轲这一生,最值得欣慰的就是交到了一个好友——高渐离。在荆轲去世,燕国灭亡之后,高渐离也多次试图杀了秦王为荆轲和燕国报仇,只可惜最终失败被杀。 荆轲刺秦失败,燕国便跟着灭亡了。 之所以说这次秦国攻打燕国是一次惩罚性的攻击,是因为在尉缭的设计下,燕国应该在韩国、赵国、魏国、楚国四国灭亡之后,才会在秦国的铁蹄之下臣服。燕王为了能够让秦国退军,最终接受了臣下的建议,将太子丹缢死后,将其头献给秦军,秦军才撤退。但秦军撤退并不是宽恕了燕国,而是急于回去献上主凶的人头。最终灭亡燕国之时,秦国并没有半点手软,但此时此刻的燕国已经实力大损,要灭除燕国实在是不费吹灰之力,所以秦国并不急于一时。5年之后,燕国便从历史的版图中被抹除,改头换面成了秦国的郡县。 其实,早在秦王政亲政之初,秦国灭亡六国、一统天下的内在和外在条件已经成熟。秦王拥着统一天下的决心和睥睨天下的实力,而且其野心也在日益膨胀。与之相比,六国的内部统治阶层则腐败无能,天灾人祸更导致人民的贫穷不断加剧。如此一来,秦国统一天下不再只是幻想。这时候,秦国之于东方六国,如同一只老虎和数只野牛之间的搏斗,如果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则很有可能重创秦国;如果他们各自为战,只为自己着想,秦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统天下的宏图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