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盛淮安乐观的态度不同,江若蘅却是有些悲观。她回想起自己曾经见到的事情,忍不住苦笑。 </p>
古往今来,贪墨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一旦被扣上了这个帽子,不论是真是假,最终的真相都不会有人在乎。 </p>
人们只会抓住那点似是而非的事情,然后拼命的抨击一个人。 </p>
之前父亲在官场上有一个好友,同样是被扣上了贪墨的帽子后被入狱革职流放。 </p>
或许是少了这位好友的帮衬,再加上看清了世态炎凉,父亲被流放之后,江家便就此一蹶不振,看上去再无翻身的可能。 </p>
可江若蘅明白,那位叔叔一生清廉正直,并不是外人所说的贪墨之人,这一切不过都是他人的构陷。 </p>
“王爷,您能明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有些事情不论您做或者没做,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脏水已经泼到您身上了。” </p>
盛淮安不是很明白,他挑了挑眉,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表情,示意江若蘅继续往下说。 </p>
江若蘅深呼吸一口气,将那段记忆找了出来:“我曾经有位叔父,名唤葛朝,他曾经是户部侍郎,却因为被弹劾贪墨,投入大牢。他和王爷一样,都抱着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念头在狱中等待,最终却得到一个证据确凿,革职流放。您说,那些罪证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p>
“葛朝?”盛淮安垂眸,开始在记忆中搜索这个人的名字。 </p>
印象中他是听过这个名字的,隐约间好像还和这人有过那么一些交集。只是再多的印象他就没有了,只能询问江若蘅。 </p>
“你说的这件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p>
江若蘅认真思考了一会:“记不大清楚了,大约是五年前的事情。” </p>
五年前。 </p>
盛淮安了然。 </p>
那时候他边关战事吃紧,他还在边关坐镇,对京都的事情知之甚少,因此对这件事情并无印象。 </p>
只是在边关有粮车抵达时,隐约听人说户部侍郎换了一个。 </p>
那时候的盛淮安并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是以为又一个贪官被查了出来。 </p>
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有人在找替罪羊,恰好找到了葛朝。不知道是凑巧,还是葛朝无意间得罪了什么人。 </p>
归根结底,葛朝只是一个倒霉的替死鬼罢了。 </p>
“王爷有印象?”瞧见他面色凝重,江若蘅忍不住问了出来。 </p>
“你所说的那个时间,本王还在边关,对此事并无印象。”盛淮安想了想,继续往下说:“不过你说的这人本王有些印象,似乎是个不错的官,本王还在京都时,听过有人谈论过这么个人物。” </p>
话已至此,江若蘅心里刚燃起的那点渺茫希望又重新熄灭了。 </p>
事到如今,也没有人愿意再花费时间去为五年前的一桩冤假错案去翻阅卷宗寻找真相。也没人会费那么大的劲,只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去平冤。 </p>
见江若蘅整个人都泄了气,盛淮安唇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但那笑转瞬即逝。 </p>
随后江若蘅便看到盛淮安从椅子上起身,抬脚走出了房门。 </p>
见江若蘅还愣在原地,他道:“还发什么呆,还不跟上?” </p>
“跟上?”江若蘅一脸疑惑:“王爷您要去哪?” </p>
“带你去大理寺,查一查当年的案子,没准能替那位葛大人翻个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