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您请坐,想必之前您已经知道此画为李雄真迹了吧?”</p>
沈愈一边说话,一边招呼唐伯坐回到了沙发上,并再次给他倒了一杯热茶。</p>
陈小鱼被蓝雅喊去招呼生意了,此时屋内只有沈愈与唐伯两人,并且沈愈也把自己的鉴定结果对唐伯详细讲了一遍,此副《钟馗图》当是北宋大画家李雄之真迹。</p>
哪知道唐伯却是摆了摆手,“这幅画到我手上满打满算不过五天时间,今天也是,对方不说的话沈愈根本都没发现,而沈愈一说此画为宋画,唐伯马上就问这是否是黄荃之真迹,这完全不合常理。</p>
以上重重细节合在一起分析,这至少说明唐伯以及他的兄长肯定知道这是一副宋画。</p>
当然,这些话沈愈不会当面讲出来的,古玩行里家家都有自己的隐情,人家不愿意说肯定有不愿意说的道理,上杆子追问也是自讨没趣。</p>
唐伯将杯中茶一饮而尽,突然将装有柴窑残片的紫檀木匣又放到了沈愈面前。</p>
“唐伯您这是???”</p>
沈愈被唐伯不按套路出牌的脾气彻底给弄懵圈了。</p>
刚才跟他谈瓷片的价格问题,他老人家要让沈愈看画再说。</p>
现在俩人正说画的事情,这老人家又把瓷片给掏了出来。</p>
唐伯笑眯眯的解释,“小沈啊,这幅《钟馗图》纵然不是黄荃之真迹,能是李雄的我也可说是心满意足了,咱们现在可以谈谈这枚瓷片的事了。”</p>
沈愈心中大喜,但是表面却是摆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甚至端茶的手都不带一丝颤动,“那好,不知道唐伯您的心理价位是?”</p>
“三十万。”唐伯喊出一个沈愈有些意外的价格来。</p>
不是贵了,而是太便宜了!</p>
这个价格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唐伯对此枚瓷片是否为柴窑残瓷并不确定。</p>
若是他确定是柴窑之碎瓷肯定不会只喊六位数的价格,至少也会是百万级的。</p>
也就是至少会喊一个七位数的价格。</p>
所以三十万的这个价格还可以往下砍砍。</p>
“三十万啊!”最后一个“啊”字,沈愈拉起了长音。</p>
唐伯也是老江湖了,看到沈愈这个样子就知道沈愈对于三十万的这个报价不是很满意。</p>
他用右手轻轻点了点自己的檀木匣子,用很是郑重的语气道:“小沈啊,我这枚碎瓷,它就算不是柴窑,那也是汝窑,并且有老宋这层关系,我感觉三十万的价格不算贵吧?</p>
“这样吧,小沈你也别还价了,我这个檀木匣子也是清代的老物件,多了不敢说,三万五万还是卖的上的,三十万连瓷片带木匣一同给你了。”</p>
唐伯“老宋”这两个字说出口,沈愈心中立时一动,然后右手下意识的摸了摸脖颈上挂着的那枚“永乐通宝”大五帝钱。</p>
可以这么说,若没有宋伯送给他的那枚“鉴风楼主”印章,那就没有老道长来到他这个兰亭居小店。</p>
而没有老道长送给他的三枚开元通宝,宋元通宝以及这枚永乐通宝大五帝钱,沈愈感觉自己在江岸别墅时可能已经挂掉了。</p>
“哎,也不知道老道长现在在何处,要是能再次相见的话,定要好好感谢他老人家一番。”</p>
想起了老道长,沈愈突然间走神了。</p>
“小沈,小沈???”唐伯轻轻拍了拍沈愈的肩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