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滩上堆满了橡子外壳,一部分已经被丢火里,当柴烧了。 落脚地摆满了桶盆,桶里盆里都泡着橡子果仁,让人走路都得小心翼翼。 林紫苏和大伙回到落脚地,正好林有才他们架着骡车去县城回来了。 看着骡车停下,林紫苏开心地朝着老爹招手,“爹,我们借到石磨了。” 林有才眼睛一亮,“真的啊!哪借的?” “就是前面那离官道不远的村子,有棵挂着红布条的大树,叫长青村,里正是姓李的老爷子。” 回来的6人,看着在忙碌装果仁的大伙,去县城收获不佳的心情,开朗起来。 “爹,县城怎么样?大不大?商铺多不多?”林紫苏看着搬下车的两袋粗粮,两小袋粗盐,“物价飞涨?没钱买?” 林有才:“没钱买,物价涨,是一个原因,重点是没什么东西可买。” 陶明远摇摇头,压低声音道:“不是我自夸,和南县比,这县城就像一个村子。” 林紫苏:“啊?” 凑过来听的林显文:“这么点东西。。。聊胜于无吧!啊?好不容易进个城,这。。。。” 林有兴:“我们4个没能进城,只有才哥和明远哥两人进去了。” 林紫苏:“行吧。。。。” \"不说这些,赶紧把橡子仁磨出来,才是正经事。”林有才说着就示意林紫苏开房车,几人一起把房车卫生间里泡着水的果仁搬下来。 大伙把车厢里的行李拿下来,把泡着橡子仁的水倒了,橡子仁连桶带盆搬上车,朝着长青村赶去。 林紫苏看着远去的车队,“昨晚真是卷啊!这么多橡子都剥完了!” 林显文:“我们三百多人呐!捡橡子都有两百多人出动,从山上搬回来几千斤橡子。昨晚不说三百多人剥吧,两百多人剥是有的!那快的很!卷的飞起!陶叔和爹轮着一人守半夜称果仁,记工分。你和娘都睡的不知今夕是何夕了吧!” 林紫苏摇摇头,“多劳多得,这工分该他们挣!我和娘卷不动!” 林显文:“几千斤橡子,去了壳,最少也有一千多斤果仁吧!磨成浆,沉淀,粉子怎么都应该有几百斤吧!” “应该有!但是队伍人多,估计也吃不了多久!十天半个月吧!”林紫苏点点头,有些愁,这逃难之路,何时是个头啊! 长青村的人看着一串车子,朝着村子来。惊呆了,好嘛! 林有才表示理解,牛车、骡车相当于闲的十多万、二十多万的小车,马车相当于豪车了。 老百姓家里有一头牲口都非常难,更何况牲口加车厢。车厢也很贵的,比牲口便宜不了多少。 看着6架牛、骡车,长青村人对于这些人说苦珠子能吃信5分,现在信了8分,还有两分等着煮好看着他们吃。 长青村民都聚到村头看热闹,被李里正往村里赶,都挡着路了,人家怎么过来磨橡子。 车子直接停到磨坊门口,磨坊门早已打开。大伙下车搬桶搬盆,磨坊放不下了,就摆在磨坊门口的路上。 牵了骡子进去套好,拿着草把子把石磨扫一扫,就开始磨橡子果仁。 磨坊里三人忙活,外面老头子们守着果仁,留下一辆牛车,其他人先回落脚地。 人不能太分散了,落脚地的行李才是大头。青壮年都过这边来了,那可不行,妇女孩子、家当太危险。 路上流民越来越多,非常不安全。 大伙轮着来干活就是,磨好几桶就送回河边落脚地去。 这些果仁泡的最久的也只两夜一天,多数都是只泡了几个小时。 等磨出浆,沉淀,再漂洗几次也行。现在是能吃就行,大伙没条件在意好不好吃。 林紫苏看着手表的时间,11点多,今日时间还有,到天黑能磨不少橡子果仁浆水出来。 林紫苏闲得无聊,看着一样闲的无聊的老哥,“你逛过安城吗?” 林显文:“我那时是跑腿小侍,肯定的啊!” “唉,我安城没逛过,刚到没多久就破城了。一路逃,到南县,南县城都没进去过。南林村,也没逛过,就出发逃难。一路上都在路上,好不容易函关城能进人,我也进不去。对了,我两是黑户不?奴籍?” 林显文:“不是,我俩怎么是黑户啊!虽然是。。走丢了,但是林家又没销我俩的户。我问过老爹老娘了。更何况我们是被拐走的,被卖进府为奴,根本就没有户籍啊!用的也是假名!南县这边有正儿八经的良民户籍,爹娘不去告他们就不错了!” 林紫苏想想也对,“更何况现在是乱世!更应该担心,前路在何方!” 半个时辰后,一辆牛车赶回来。 大伙迎上去,搬下来一桶桶黄褐色的浆液。 林有福带着几个人去砍了手臂粗的树干来,在空地上搭了一个长方体的木架子。,用麻绳子固定好。 林有才拿来防水布,一人扯一角,把防水布放木架子里去,四个角用麻绳绑在木架上。 一个防水布做的小水池,完成。 一人提着一桶橡子果仁浆液,倒进去。桶又放回牛车里,带去长青村。桶盆的数量有限,没办法,橡子果仁太多,只能这样了。今晚是走不了了,明天能赶路就不错了。 橡子果仁一大木勺,一大木勺地往石磨孔里灌进去,黄褐色的浆液顺着磨盘流出来,汇入石道里,再流入下面的桶里。 磨坊里已经磨好几桶浆液了,牛车一到,空桶拿下来。木盆、木桶又搬上牛车。 林里正:“等会换个车来,人轮着来,牲口也轮着来做事啊!里面拉磨的骡子,再磨小半个时辰,换头牛来拉。” “行,里正。”赵壮赶着牛车,车上的两人扶着点桶和盆,车子朝着落脚地走去。运的液体,速度根本快不了。 好在长青村和他们落脚的河滩没多远,大伙等在路边,准备车子一到就搬浆液。 林紫苏特意用自己的防水布折叠小桶,拿了两个出来,装了两桶浆液放在卫生间里沉淀。 防水布那个小水池太大,量太多了。用小桶先整点出来,给大伙尝尝。 辛苦了几天,大伙都还没尝过橡子粉做的食物味道。 林紫苏一家四口,也很是怀念这口美食。 一家四口为什么这么熟悉橡子美食,因为从小到大接触的多。是他们那个地方的美食,每年都有人做,卖橡子小吃。 沈香兰、林有才前世是从农村里读书出去的,后来留在城里工作、买房、成家。对家乡的吃食,用什么做,怎么做,那是非常了解的,耳濡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