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八年四月,左侯卫大将军郑收率领残存的万余司州军士,准备死守京兆郡泾阳城。</p>
在泾阳城外,近十万大军压境,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战鼓震天,连大地都为之颤抖。</p>
城外空地上,黑压压的军队如潮水般蔓延,无边无际,令人望而生畏。</p>
士兵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凛冽的光泽,长矛与盾牌交相辉映。</p>
城墙上,守城的将士们神情紧绷,脸色苍白,手中紧握的兵器也在微微颤抖,显露出内心的紧张与不安。</p>
北周左侯卫大将军郑收,这位忠诚于北周数十载的老将,面对眼前的重兵压境,心中也不免涌起一片悲凉。</p>
他深知,仅凭泾阳城中的残余兵力,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想要守住城池简直是痴人说梦。</p>
郑收与李信共事多年,两人曾经联合独孤万山设计兵败突厥可汗乙钵。</p>
李信不愿看到这位令人敬仰的老将因愚忠而死。</p>
李裕按照李信的意愿,多次派人前去劝降,但都被郑收严词拒绝。</p>
李裕轻叹一声,对身边的华洪道:“派人上前传话,我要与郑老将军坦诚一见。”</p>
华洪虽担忧安全问题,但见李裕坚决,便低头领命道:“末将遵命。”</p>
城墙上,郑收收到了李裕的请求,心中明了其劝降之意。</p>
他并未为难传话之人,而是环视了一圈身边跟随自己多年的将士们,声音坚定地回应道:“我深受先帝之恩,岂有投降之理!</p>
回去告诉你家大都督,善待我手下的将士们,善待司州百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